2024年12月26日,“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组与常州市中小学教学李鸣楼非遗传承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在马杭初级中学热烈开展,本次活动围绕着“名师成长之路”这一主题,深入探讨非遗传承教育的发展路径与价值内涵,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及非遗传承人的目光,为冬日的校园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化与教育交融的亮色。
活动期间,三位教师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特色课程。在“敦煌壁画”的课堂上,遥观初级中学的方华老师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展示了敦煌壁画的壮丽画卷,从色彩运用到线条勾勒,从历史故事到文化寓意,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品味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精妙绝伦,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敦煌石窟之中,亲身感受千年文化的沉淀与传承,激发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与热爱之情。
“定格动画”课程则充满现代创意与活力,湖塘实验中学的庄铭杰老师从基础的动画原理讲起,指导学生利用简单道具和软件,一步步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动画场景,将静态物件转化为动态故事,学生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赋予传统非遗元素以新的表现形式,使古老文化在现代技术的助力下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魅力,深刻领悟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所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肖像漫画”课程同样精彩,马杭初级中学王玥老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解与示范,带领学生捕捉人物特征,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进行创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更学会用艺术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在漫画创作中融入非遗文化元素,让传统艺术以崭新的、贴近生活的面貌呈现出来。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赵一凡所长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美术教育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应邀参与了交流研讨。赵一凡所长首先对工作室成员由职校教师和普校教师共同组成的结构表示赞赏,鼓励从职业启蒙的角度开展普职融通课题研究;然后,赵所长对此次活动中课程的创新性与教育性给予充分肯定,对工作室成员如何做到示范引领作用提了相关要求。车言宁老师指出非遗传承教育在塑造学生价值观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艺术素养方面的关键作用,鼓励教师们继续深入挖掘非遗内涵,丰富教学手段,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扎根更深、枝叶更茂。随后,赵一凡所长做了《从“民师”到“明师”,从“名师”到“民师”》的专题讲座,他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角度,强调教师应回归教育本真,以质朴之心传授知识,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明灯,引领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有机统一。课题组成员和工作室成员认真听取了讲座,表示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努力做一名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最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鸣楼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此次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组的联合教研活动收获良多,对于非遗文化传承辐射到位,对于各校老师都助力。他回顾了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对团队成员的努力和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李老师强调,将持续坚守教育初心,深入贯彻活动主题理念,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师资培养,拓展非遗传承的广度与深度,推动常州市中小学非遗传承教育事业不断前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使非遗传承的火种在校园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为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书写更为绚丽的篇章。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组
202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