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别让学生在冬天里哭泣
——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顾奕.JPG

   2017年9月18日

    曾经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候的故事。儿时母亲经常打孩子,但到了冬天,作者和姐姐就算犯了再大的错,她都忍着。为什么会这样?母亲说了一句既朴实又真挚的话语:“天又冷,心又寒,日子怎么过啊!”

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却让我不禁联想到我和我的那群似懂非懂的孩子们。

学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我自认为不是个温柔的老师,所以批评这些犯错的孩子们也是常事。记得一次,一个经常拖拉作业的魏姓学生的名字又出现在了没交作业的名单上,这让我很是生气。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交作业,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以前他总是有很多的借口,要么没有发到卷子,要么卷子找不到了,不然就是掉在家里。对于他的理由我已经见怪不怪了。我把他单独叫到教室外面,用严厉的话语和口吻批评了他。他只是低着头,什么都没有说。事后,课代表才向我反映,他这两天生病了,一直没有和我说,这些天都是带病上课的。看着他一边咳嗽一边奋笔疾书的样子,我发觉,自己过分了。作为班主任竟然没有发觉他身体不适,更让我觉得歉疚的是,在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我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他训了一顿。

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包含教授文化知识,情感教育同样也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应当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情感教育同样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在我任教过的班级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有很多。

14届一个成绩一向不错的学生因父母闹矛盾,总是走神,眼神呆滞,成绩直线下降。我在观察了几天后,请他到边上的教师休息室好好得谈了谈。一个平时乐观开朗的男生在我面前泣不成声,把自己内心害怕父母离婚的想法告诉了我。我把他的父母都请到了学校,和他们做了一次深谈,指出了初三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其实父母本本就没有很大的矛盾,不久以后,那个开郎乐观的男生又回来了。

13届一位黄姓同学父母离婚后生活在重组家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结果自己离家出走一个星期。回到学校以后,我和她进行了深谈。我给予了她更多的关心,以一颗包容的心教育她,也引导班级里的其他同学都接纳她。应该说,回到学校以后,孩子的情绪很稳定,表现也比以往好得多。

尽管孩子们年纪还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烦恼,就没有低谷。在他们情绪低落的时候,在他们不如意的时候,在他们处于特殊情况的时候,我的批评对于他们而言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否正确?

对学生们来说,身体的不适、家庭的变故、遇到了挫折等等,都是他们生命中的冬天。寒冷的日子,需要温暖地度过。冬天,需要我们的内心有合适的温度,才能够欣赏大雪,欣赏冰挂,欣赏千山鸟飞绝的意境,欣赏那些冰冷的美丽。

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将会用自己的心去靠近他们,努力让我的学生,别在冬天里哭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