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上午,北郊中学的顾奕老师和淹城初级中学的郭金花老师开展了两堂精彩的复习课。
顾奕老师的课题是《亚运火炬燃烧的奥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堂一开始用杭州2023年亚运会开幕式中的主火炬的点燃仪式的视频引入,让学生复习燃烧的相关知识;第二个环节重点讨论了燃料的选择,从学生复习学过的燃料中让学生选择哪些适合做火炬的燃料,小结选择的依据;在介绍燃料的变迁过程中介绍了一种燃料丁烷,顾老师演示了丁烷的汽化和液化实验,这个实验非常有新意;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丁烷的组成。第三个环节介绍了亚运火炬中的“零碳”甲醇的奥秘,树立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体会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郭金花老师的课题是《化学实验复习——百变试管》。郭老师以试管为载体,帮助学生复习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万能装置的各种变形,炼铁的装置,对比实验的装置,微粒运动的装置,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学生进行了大小试管制取氢气实验,并进行氢气验纯实验来判断大小试管不同放置后获得的氢气的纯度不同。学生还进行了蜡烛在试管中的位置不同,燃烧的情况不同的实验,感受到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不同。为了说明气体通入和加热的先后问题,老师还很恰当的引入了预先做好的氨气和氧化铜加热的实验视频。一切都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受到了:小试管、大用途。
上完课后两位老师谈了自己的课堂的设计思路。顾老师说本节课是从化学学生素养入手,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利用杭州亚运会火炬,让学生感受绿色化学的理念,意识到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根据复习燃料相关的知识,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通过讨论燃料的变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从宏观到微观表征,从定性到定量,最后“零碳甲醇”让学生体会到绿色化学的魅力。郭老师想用试管做为情境复习是她一直想上的一节课,她想呈现给学生的理念是:仪器是变化的,装置是变化的,但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其中的注意点是百变中永恒的。
蒋丽萍老师对顾奕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蒋老师说:以亚运会火炬的情境贯穿整堂课,体现了“物质决定性质,性质决定了用途”的学科理念。课堂中燃烧的产物是否污染环境,燃料的使用是否适合、安全等,从知识的掌握到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涉及到燃烧过程的能量的变化,整堂课的内容比较完整。丁烷的压缩实验从微观的角度揭示了变化的本质。建议丁烷的状态的变化实验让学生来做更好些。
华叶艳老师对郭老师的课进行了独到的点评。华老师说:学生在已学的知识为前提,用试管串联,是一节非常好的课。本节课梳理了已学知识,构建了知识网络。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强,问题都是留给学生解决,学生的实验特别完美,孩子在实验中提升思维能力,小试管、大用途的大单元教学,是一节干货满满的复习课。
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赵国华老师高屋建瓴,对顾老师的课评价到:一堂好的公开课,首先要能引领教学,可应用可推广。情境不唯新(情境要学生熟悉的情境),实验不唯新(实验强调育人的价值,对学科本质的了解,对实验本身的理解,对实验价值的理解)。建议:燃料的选择考虑因素非常多,建议从讨论不同燃料的过程中最后小结出燃料的选择因素,赵老师对郭老师的课评价到:郭老师的课有灵气,构思精彩,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可以给其他老师随时可借鉴;很大气,将复杂变成简单。
最后,高敏老师评价两位老师的课,板书精巧;接地气,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从碎片走向整体,材料情境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教师的演示实验相当有创意,板书有设计感。提出了给学生拍实验演示视频,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来拍摄。在定量测定中涉及到的碱石灰和浓硫酸可放在下学期复习时出现。百变试管中的百变有知识之变,通过试管复习了各个实验的相关知识;可操作之变,通过操作步骤的改变从而相应的实验也随之改变,用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