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因教材内容、年龄、性别、时间及环境等诸多因素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育课区别于其它学科课堂的特点是:学生处于动态的大环境中,并主要地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作为教与学手段、方法。所有体育教学形式的构成,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即讲解、示范和练习。这三个要素是体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
讲解、示范、练习
一、讲解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也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媒介。在体育教学中,语言讲解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基本方式,也是启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当今,不管科学多么发达,电化教学设施多么完善,讲解在体育教学中是无法取代的。
1.讲解语言要抓关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体育课教学的讲解在课堂中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在讲解中要抓住关键,精明简练,通俗易懂,做到有的放矢,言必有中,这样的讲解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首先,教师在讲解时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其次,讲解要精炼,把握技术动作的重、难点部分。力求讲得透彻,讲在点子上,使学生明确技术的关键,并使其牢固掌握。对于难点部分,应有步骤地、有浅至深地进行讲解,各个突破,必要时可以引用图表、数据、事例,也可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对难点部分加深理解。还有教师必须周密地考虑用词遣句,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动作技术的要领编成口诀,这样学生听起来就能够通俗易懂,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讲解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具有鼓励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同样的教育学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学中,每节课要上得朝气蓬勃,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动作时讲地生动、易懂,并具有启发性,从而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例如,讲前滚翻时,可用球来比喻前滚翻中的团生动作,这既贴切又生动,学生听后即能理解。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做错一个动作或经过多次练习未完成时会感到很难堪,如果教师及时地运用鼓励的语言及纠错动作的方法,并热情和蔼地告诉学生:“没关系,再来一次,你能行的。”并给予具体的帮助,学生就重新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做好这动作。学生在通过努力后,掌握了动作,这时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此外,体育教学的语言要因材、因时、因人,应该做到语言亲切、富有感染力、声音完美清晰、条理清楚,同时还可以运用头势、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这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了。
3.讲解形式要多样化: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讲解,对于比较简单的动作,可用直接陈述法讲解;对于复习的技术动作应用分段法讲解,可集中讲解、也可分散讲解。讲解时不但要讲解正确的要领,也要讲解纠正易犯错误的动作,同时分析造成错误动作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形成正确技术概念和结构。
总之,在讲解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运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使看、听、想、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比较深刻、系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示范
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教授一项技术动作,自己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是分解示范,也可以是完整示范,但有一点就是自己必须是先示范,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以便于教学。示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范例,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所以教师的示范有着重要作用。
1.示范应具有准确性:
首先,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能准确地显示出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过程,做到动作规范、姿态优美、幅度大、节奏强。其次,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地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根据教材的不同要求,应分别采取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示范的方法。示范应具有适时性和完整性。在教学的初学阶段,教师可以先做几次完整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了解动作的技术概念。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动作的要领,进行分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动作的印象。
2.示范应具有自控性:
教师示范时,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能够自我意识到示范动作的现状,掌握示范动作的质量,控制示范动作的程序,使示范动作优质化,教师切忌利用示范的机会进行自我表演。另外,教师在示范时,还要控制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习一项技术动作要达到掌握的程度,一定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练习可以不断强化强化所学习到的技术动作,使技术动作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可以说练习是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并把知识转化为动作技能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优良体育作风的基本手段。
三、练习
1.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
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考虑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因为只是一样的练习形式,时间稍长,任何人都会感到厌烦,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才能使练习具有多样性呢?每个教师都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自身的能力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例如在武术的拳术教学中,由于器材较少,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分组练习,而分组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男男分组、女女分组及男女混合分组等,在分组时,对于组员的人数上又可以进行一定的变化,如一对一的配对练习和大的团体练习;当然分组时,还可以进行评价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更有效的提高练习的效果。
2.要注意练习的实效性:
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练习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的练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形势,而一定要讲究实效性,教师都知道实效性这点,但是怎样做到这一点,即在相同的练习次数下达到更高的成绩,或是达到同样的水平进行较少的练习,是体育教师比较关心的事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运动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训练中去。要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与步骤,以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合理安排运动的间歇时间,从而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3.要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纠正错误动作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练习时,很多教师都会结合讲解的形式对学生的不好技术动作进行错误纠正,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也被大众所接受,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及时进行错误的纠正,不仅打乱了学生的练习节奏,还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相信这是不适合的;即使在纠正错误时,要考虑到尽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指出错误动作时,一定要先肯定其好的地方,再采取赞扬的方式进行动作练习,想必比只是纠错的效果要好一些。对某个同学的赞扬可以很好地激起其学习热情,增强他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整个技能动作中会更加认真专心,同时还可以达到推动其他同学学习。
巩固提高是使动作练习达到熟练自如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是练习的强度和难度的高质量的体现,是体育教学完整化、规范化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练习的巩固和提高。
综上所述,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只是运用讲解、示范、练习的某一项就能完成教学的。讲解重在理论,示范事在直观,练习重在实践,这几点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巧妙地运用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上好一堂生动有趣、有实效的体育课,才能圆满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浅谈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讲解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 《体育教学精要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