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和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体魄强健,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的是适宜的运动负荷;而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和目标是为了提高少数运动员学生的竞技运动水平,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需要大强度、高密度、超负荷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需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追求竞技运动的高水平。体育教师还需要理解,运动对于人的教育作用既不可替代也无法估量,要通过体育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初中生的体育精神和品德,并且将运动中培养起来的体育精神和品德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要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即无论学习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都要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日常生活所需具备的一种基本行为规范、精神风貌、价值体系。在日后进行体育运动时能表现出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自觉、自为、长期培养的特征。
二、 课题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具体实施计划:
研究重点:
1.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目标与内容上创新。长期来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的理念往往是零散的、随意的,本课题将对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目标与内容进行系统设计,着力研究建构比较完善的、具有开放性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2.在已有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途径与方法上进行创新。将着力研究建构多个途径相结合、相协调的培养体育品德的网络体系,以及研究改进相应的措施。
3.及时学习最新2022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根据研究需要与之相联系和运用。
研究计划:
(一)、2022年1月~2月理论研究阶段。
1.利用寒假对体育品德的基本内容、重要价值;基本含义、重要价值进行文献再研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甄别、整理相关图文信息,重点研究帮助学生增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明辨是非、抗挫能力等。
2.2月底课题组成员每人完成一篇学习心得或论文并上交区市级评选。
(二)、2022年3月~4月,行动研究准备阶段。
1.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各项身体、身体素质指标,通过之前选定的实验对象进行个案研究。
2.各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内容形成研究所用现象以及数据变化记录表。主要涉及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等方面。
(三)、2022年4月~6月,行动研究阶段。
1.各课题组成员以体育课堂和运动队训练为研究主阵地,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向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实践。
2.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活动。
(四)、2022年6月~7月,阶段总结。
1.对前期的研究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总结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参考。并调整下阶段的研究。
2.结合项目研究主题每人撰写完成一篇案例分析或论文。
(五)、2022年7月~8理论学习,反思总结阶段。
利用暑期放假时间继续开展理论再学习,并认真反思总结一学年的研究成果,每人完成一篇研究论文。
三、研究过程中主要做的工作:
1.由组长制定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学年、学期计划。
2.根据计划,并结合我校课题研究的要求,每月进行一次相关活动。每次活动内容由组长安排,成员们分工合作实施。活动后由副组长收集相关过程材料并上传课题专网。
2022.2月“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学习沙龙活动。
2022.3月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交流研讨心得。上课教师:沈笠 课题《综合素质训练》
2022.4月开展了以“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交流研讨心得。
2022.5月进行阶段研讨会。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形成论文成果。
2022.6月份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组织与指导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交流研讨心得。上课教师:王晓亮 课题《快速跑》
2022. 6月份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交流研讨心得。上课教师:汤洲杰 课题《耐久跑》
2022. 6月份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优化评价机制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交流研讨心得。
2022. 7-8月份开展编写体育品德评价体系的研讨活动。
四、实验成果:
1.成员们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年轻的体育老师不再惧怕写论文,在一次次的学习思考总结中,不断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自己课题研究的能力,创新研究方法。
2.成员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体育课堂是研究的主阵地,通过上研究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能力竞赛,或听评课,成员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断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如在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对我校初三年级工作开展调研活动,沈笠老师《综合素质训练》,区教师发展中心谭文杰科长和其它评议老师指出课堂中促进重视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教学内容设计是一个亮点,安排目标明确,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合理,严密结合主教材,构思巧妙。获得了区教研员和兄弟学校老师的好评。
3.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了。体育品德的促进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成员们通过不断探索,改进体育品德促进的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评价方式等,切实有效的提高了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
通过此研究内容在运动队训练活动中进行研究,大大提升和促进了我校运动队的竞训成绩,各个运动队成绩均名列区域内前茅,教育局和文体广电和老板旅游局的领导也肯定了我校的体育竞训成绩和工作。
五、存在不足与改进措施:
存在不足:
(1)“体育品德”绝不是一个新词,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体育品德概念影响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再认识,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核心素养,使体育教学内涵更为丰富。那么较之前人的研究要更为深入,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是倍感困难的。对课题研究经验不足,研究过程中缺失理论的指导的情况下,有时候感觉比较迷惘,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操作,研究思路亦不清晰。
(2)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组员们都比较年轻,思考难免不够成熟,在实践中时常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浮于形式,效率不高,而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新的问题还会出现。教师发展不平衡,科研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缺乏专家引领。在实践中虽然我们尽管加强了学习但进步的速度还远远达不到预想的目的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会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教育教研经验有限缺乏专家的引领因而有时课题的研究常常事倍功半有时甚至停滞不前。
(4)资料收集的还不够全面、丰富,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由于教学工作忙,一些教学案例和研究随想没能及时记录下来并写出反思。
改进措施:
1.加强实际的案例研究,深入体育教学活动中去,扩大体育教学范畴,多维度的进行研究,加大科研培训力度和骨干教师成长案例的宣传力度。
2.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扎实地使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上,并从中不断的反思、提炼更有用的理论知识,及时做好反思、记录。
3.研究中多问“为什么”,探寻教科研规律的过程。多向专家和同行请教,主动学习,积累理论经验
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
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组
2022年6月28日
http://www.htsyzx.wj.czedu.cn/html/article543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