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区课题“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3.8 ~2024.1阶段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汤洲杰

一、指导思想:

本课题组通过日常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体魄强健,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科学地运动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学生的竞技运动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外活动安排设计达到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利用这些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实践中利用体育教学不断更新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积极进取、挑战自我、乐于助人、善于合作、遵守规则、责任感强等体育精神和品德,并且将运动中培养起来的体育精神和品德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打造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即无论学习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都要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品德就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部分。学生实现日常生活所需具备的一种基本行为规范、精神风貌、价值体系。学生要日后进行体育运动时表现出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自觉、自为、长期培养的特征。

 

二、 课题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具体实施计划:

研究重点:

1.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目标与内容上创新。长期来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的理念往往是零散的、随意的,本课题将对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目标与内容进行系统设计,着力研究建构比较完善的、具有开放性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2.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途径与方法上创新。将着力研究建构多个途径相结合、相协调的培养体育品德的网络体系,以及研究改进相应的措施。

 

  研究计划:

(一)、20238月理论研究阶段。

1.利用暑期对体育品德的重要价值;评价的方法等进行文献研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甄别、整理相关图文信息,重点研究如何在保证学生增强体质的前提下同时快速促进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明辨是非、抗挫能力的能力如何在体育课堂和日常体育活动中改善道德、习惯、锤炼意志等内容,同时师生达成共识,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做出恰当的言行、判断和选择,树立吃苦耐劳、勇攀高峰的体育自信和体育自觉,以坚毅的态度和行动促进体育品德和体质健康的共同发展。

28月底课题组成员每人至少完成一篇学习感悟或论文并上交区市级评选。

(二)、20239月~12月,行动研究准备阶段。

1.通过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社团活动,充分了解学生当前阶段身体素质初始数据,选定研究学段、研究对象,选定个案。

2.各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内容形成研究所用现象以及数据变化记录表。主要涉及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相关方面的内容

(三)、202310月~12月,行动研究阶段。

1.各课题组成员以体育课堂和运动队训练为研究主阵地,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向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实践。

2.课题组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活动。

(四)、20241月,阶段总结。

1.对前期的研究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总结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参考。并调整下阶段的研究,为结题打下坚实基础

2.结合项目研究主题每人撰写完成一篇案例分析或论文。

()、20241~2月,理论学习,反思总结阶段。

利用寒假时间深度开展理论学习,并认真反思总结一学年的研究,每人完成一篇研究论文。

 

三、研究过程中主要做的工作:

1.2023.9月份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研究活动,在专家指导下,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使方案更加科学可行。使研究有计划可依,由组长制定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学年、学期计划。

2.根据计划,并结合课题研究的要求,每月进行一次相关活动。及时商讨并反馈研究的成果和计划。每次活动内容由组长安排,成员们分工合作实施。活动后由副组长收集相关过程材料并上传学习内网。具体活动为:

2023.9月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关于体育品德的理论学习沙龙活动。

2023.10开展湖塘中片体育教研活动,并有项敏玉、施良、朱泽浩三位老师开设了题为《50米快速跑》的同题异构区级公开课,课后的交流活动后,课题组主持人此次为契机开展了关于如何促进初中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间交流研讨内容和心得。

2023.11月份开展了五校联合教研活动,课题组成员王晓亮、倪侃老师分别开设了《篮球行进间运球》、《实心球》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间交流研讨内容和心得。

2023. 11--12月份利用学校初一、初二骨干教师和初三年级教师能力竞赛为契机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交流研讨心得。

2023.1120231220241课题组成员分别到前黄实验学校、正衡中学、鸣凰中学进行学习观摩活动,参加总结研讨会。并及时进行了相关研究内容的总结。

2024.1月份开展新聘教师过关课的听评课暨“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策略研究”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听课并交流研讨心得。上课教师:施良老师课题《实心球、朱泽浩老师课题《趣味体能》。

2024. 1月份个学科组开展设计各年级体育品德评价体系的研讨活动。

 

四、实验研究成果:

1.成员们的教科研水平再次得到了提高。体育老师不再惧怕写论文,在一次次的学习思考总结中,不断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自己课题研究的能力,创新研究方法,本阶段倪侃老师《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策略研究》获得发表,王晓亮老师撰写的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好学生的品德和意志获得发表,项敏玉老师撰写的论文《初中体育如何推进与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机制》获得发表,盛杰老师撰写的论文《德育与法治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获得发表,刘晓亮老师撰写的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发展措施研究获得发表,另外还有多位老师的论文即将发表,截至目前,本课题组共计发表论文11篇,获得区级一、二等级论文八篇,获得市级二、三等级论文四篇

2.成员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体育课堂是研究的主阵地,通过各级各类研究课的学习和教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能力竞赛听评课等方式。课题组成员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断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课题组成员的公开课获得了区教研员、哥学校教研组长和兄弟学校老师的好评。

3.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了。体育品德的促进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成员们通过不断探索。利用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提高也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起到了作用。在区体质健康水平复测和抽测活动中,评委组肯定了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现状,也对我校学生表现出的体育品德精神给予了肯定,这也是课题研究有效性的肯定。

提升和促进了我校运动队的竞训成绩,2023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团体第四名、男子团体第六名;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选材运动会综合素质比赛初中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三人制”校园篮球联赛初中女子组第二名;初中男子组第六名;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团体第一名;2024年武进区中长跑比赛初中组第三名;2024年武进区踢毽比赛初中组团体第一名。武进区教育局和体育局的领导也肯定了我校的体育竞训成绩和工作。

 

五、存在不足与改进措施:

存在不足:

1.缺乏专家引领。在实践中虽然我们尽管加强了学习但进步的速度还远远达不到预想的目的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会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教育教研经验有限缺乏专家的引领因而有时课题的研究常常事倍功半有时甚至停滞不前。

2.教师发展不平衡,科研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课题研究存在表层化现象。对收集整理出来的资料不去认真研究,对所学到的理论方法和教学经验不在实践中应用

4.资料收集的还不够全面、丰富,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一些教学案例数据和研究思想没能及时记录。

 

改进措施:

1.加大科研培训力度和骨干教师成长案例的宣传力度。

2.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扎实地使用在日常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上,并从中不断的反思、提炼更有用的理论知识,及时做好反思、记录。

3.研究中多问“为什么”,探寻教科研规律的过程。多向专家和同行请教,主动学习,积累理论经验

 

                  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品德

                  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组

                        2024111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