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科学思维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更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组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开展研究,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学期,课题组按照学校教研要求,严格遵照课题研究计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与互助相结合,在研究中不断反思,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本学期课题组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开展科学思维及化学科学思维的文献研究。课题组成员通过自主学习和读书交流的方式,分享学习成果,更准确的把握科学思维研究的最新动态,完善课题的课程设计,学习科学思维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2.进一步开展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现状研究。利用网络大数据分析作业情况、通过课堂观察、实验活动、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对本校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水平,对本校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精准定位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3.进一步开展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验探究、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其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学期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课程设计成果:初步设计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化学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对学生基础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思维等多个方面进行训练。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开设“‘化’七彩世界,‘学’智创生活”为主题的化学科技节活动。
2.教学实施效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课题组成员深刻认识到科学思维素养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更新了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课题组成员通过课堂实践,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本学期开设的公开课如下表。通过开设公开课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实践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提升。通过实施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显著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展现出更强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析讨论。
姓名 | 课题名称 | 级别 | 上课时间 |
钱颖丹 | 《金属矿物及铁的冶炼》 | 区级 | 2024.11 |
毛淑云 | 《金属矿物及铁的冶炼》 | 区级 | 2024.11 |
徐丽娟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 校际交流(集团学校联合活动) | 2024.10 |
胡金锁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 校际交流(集团学校联合活动) | 2024.10 |
高敏 | 《“化”说“钠”些事》 | 市级 | 2024.12 |
许洪良 | 《物质的溶解性》 | 市级 | 2024.12 |
骨干教师优课评比 | 《溶液组成的表示》 | 校级 | 2024.12 |
3.研究成果发表:课题组成员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成功发表在省级以上教育类期刊上,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和好评。李丹老师的《初中化学学生科学思维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发表于《新课程教学》,张俊艳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实施探究》发表于《数理报(物理教研)》。
4.个人成长:通过本研究课题的实施,课题组成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长和进步。在2024.12月的武进区优质课评比中,钱颖丹老师荣获武进区一等奖,陆显乐老师荣获武进区二等奖。
课题组将继续根据课题方案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探索符合学校课改要求,体现学科价值,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