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本学期已学完初中物理电学内容(电磁内容除外),关于我所任教班级学生在学习电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难点,及我的一些教学方法与思考,在此我做一个叙述。
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可能就是电路图与实物图的相互转化。电路图表达的是一种电路逻辑关系,包括元件的串并联问题、开关控制问题及电表测量问题。把逻辑关系分析好,按照逻辑关系连接实物图会更容易一点。以2021年第24题画图题为例,题目要求把两个灯泡并联,掌握并联口诀“左边接左边,右边接右边”,此题就可快速解决。
第二个难点就是故障分析里面的典型例题: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则电路中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这个典型例题如果不讲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改装原理,学生其实是挺难理解的,不然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程度。电压表就是一个灵敏电流计串联一个大电阻,所以当电压表串联进一个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阻就会特别大,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特别小,小到不足以让电流表有偏转,所以电流表基本无示数。电路中的其他元件电阻相对于电压表电阻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导线,所以就相当于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第三个难点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教学其实应该要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那样创造、改进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学生会深刻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连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个难点是欧姆定律探究实验,电路图是同一个,但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却不同。学生应该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可以调节电压,使电压达到某一数值,这个数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第五个难点是欧姆定律结论里的串联分压,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有不少中考题基于这个结论可以得到迅速的求解,如2019年第15题,滑片P分别在A、B两点时,写两次串联分压比例关系,此题答案也就清晰明了了。
第五个难点是对电功、电能的理解。能量思想早在机械能那里就应该建立,此处是应用之前能量的思想。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多少电能。后来,我就直接让学生记结论,电功就等于电能,电能就等于电功。关于电功的计算表达式,结合欧姆定律有两个推论公式,一定要强调使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在焦耳定律教学中,电热器的档位计算会用到推论公式。对于非纯电阻电路,要做一个专题讲解,如《课时作业本》九下第21页第9、11、13题,学生理解了纯电阻模型,才能正确使用公式进行求解计算。
第六个难点是电能表的相关计算。电能的求解、电功率的计算,尤其是单位的选取。近期练习了期末卷,有一些热学计算,我发现学生的计算基本功太差了,有一些计算技巧是需要教学生的,他们才能做得快、做得准。
我加入工作两年多,学生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本该就会,我也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尝试理解学生的思维,慢慢交给他们一些方法或者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感。终有一天,学生也会成长到出乎我意料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