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徐雯雯2024年11月教学反思
徐雯雯 常州市勤业中学
发布时间:2024-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徐雯雯2024年11月教学反思

  跨学科实践教学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这个学科本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在改版后的八年级物理书中更是在每一单元后对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提出了对应的学习要求,11月中旬,我听了一节组内教师开设的跨学科实践课,主题为自制望远镜。现将感悟与大家做分享。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透镜相关知识和规律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书本给出的跨学科教学建议是结合所学知识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授课教师通过前置课堂,让学生体验透镜的组合能够实现不断放大观测物体像这一基本知识,并讲解望远镜的由来以及基本构造等知识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并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制望远镜。本节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学生展示以及难点突破。

      第一部分是由三个组的学生代表进行制作展示,学生通过介绍望远镜的原理、制作材料的选择、制作步骤、发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这几个板块进行了交流展评。学生会利用放大镜的镜片、薯片筒、粗的水管(PVC材料)等各种材料来进行组装制作。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他们也会发现一系列实际问题,比如镜筒长度应该如何确定、镜筒粗一点好还是细一点、颜色深色还是浅色好、像太过模糊识别不清怎么办、像的色差较大如何解决等等。

      第二部分主教师抓住与教学要求紧密相关的几个重点进行难点突破。一的介绍了寻星装置的必要性,而寻星装置的原理其实就是光的直线传播。二是镜筒长度取决于成像位置,这与本章节所学的凸透镜成像原理规律密切相关。三是色差问题其实就是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导致的结果,解决办法就是利用反射代替折射。教师也介绍了反射式望远镜、射电式望远镜等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能切实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也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

      本节课其实无形中做到了全员参与,无论是课后制作还是课堂展示与交流,学生参与率都非常高;关于教师指导制作,其实授课教师已经在制作前将产品评价表发给各组,学生在自主制作时有了很好的参考,变相对学生进行了任务指导;在选组上,教师有意识得让三个层次不同的组进行分享,并鼓励学生对产品的优化进行交流评价,也很好得把控这节课第二部分教师想要解决的几个难点,前后出现呼应。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