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王萍2024年11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完成主要包括备课、磨课、上课三个阶段,在备课时我思考的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情境把知识点串起来,最终选择了包容性强的甜品火锅。物态变化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处处可见,新授课上通过各种现象的认识,学生已经掌握了物态变化的成因和特点。那么复习课应该达成什么目标?我想应当通过典型的情境让学生能利用掌握的知识解释复杂的现象,解决实际的困难,还有认识相关的技术,整节课按照我的预设基本完成。

  结合大家的评课,和上完后的感受,我又重新反思备课。

  第一板块制作冰淇淋,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学生的完成情况,导致耗时间长。若在学生制作时给予必要的指导,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劳动的成果。比如再想办法加快熔化(敲碎冰块易熔化)等等。这让我反思:因为觉得实验简单自己没有事前多做,从而没有解决生成性问题。

  第二板块升华凝华,这在备课时花了较大功夫,最开始想要实现冰块的升华,抽真空时冰块很快熔化了。后来解决了两个问题:让冰的表面积大些(在大烧杯外壁制霜),还有抽真空时适量放些干冰使得真空罩内温度低避免熔化,最终呈现了较好的效果。这是比起以往突破的一个实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从效果不佳到发现问题到寻找解决方案的波折过程,我想如果学生也是经历了这样的实验过程,他们的内心也是喜悦的。

  第三板块汽化液化,汽化液化的现象很多,也很容易混淆。正如评课老师们的建议,应当引发学生的争议,从而拨开迷雾。其实在常态课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环节,反而公开课我怕自己无法接话或者是有失言之处,没有放开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比如梅校提到的,学生觉得冻干草莓是水汽化制成的,我一带而过,其实可以再问问其他同学,最终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区分烘干晒干(水汽化)和冻干的不同,这样他们也会对冻干有深刻的影响,感受到技术变革的不容易。最后一个环节想法是,希望学生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水和酒精,当液体沸腾时闻一闻玻璃盖子上的味道,酒精味道变得更浓些。(有同学想到在盖子上加冰块液化效果明显)除此以外,还出示了专业的化学蒸馏装置,希望学生能说一说专业装置的优点。(这部分没有完整呈现,导致学生没有闻到很浓的酒精味道很遗憾。这也让我反思实验不是作秀,而是要充分预案,让学生经历失败改进成功的过程。这部分值得花更多时间。)

   一节课上完,但是没有真的结束。感谢工作室的老师们点评和建议,让我又重新认识了复习课该有的功能和特点。如梅校所说,要有思维深度,要有争议点。备课时我想当然认为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只是综合应用而已。找难点并不难,充分了解学情,多想想学生困惑点在哪里,就明白如何加深思维深度。如果能在学生操作实验上下足功夫,暴露问题,引导解决,那么课堂的精彩之处就有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