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吕穆2024年11月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4-11-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近期看了工作室推荐文章《近10年我国中学物理作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看文章的开头就非常的震撼。文章开头写道,作者选取了近10年272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说明作者有大量的阅读和研究。文章近十年的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中,作业设计与评价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我深刻体会到,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必须具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基础。梅老师在工作室的指导,我们要想写好文章,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和一定写作能力,这与我们平时的阅读量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对这272篇文献进行分类和总结,采用了数学和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近年来关于物理作业发文量的增长趋势。进一步地选取了95篇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作业设计的分层化和类型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我对作业设计的理解,也为我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文章中提到的分层作业,包括作业量和难度的分层;以及基于学习模块、操作方式、作业篇幅和功能意义的作业类型划分,让我对如何设计更有效的物理作业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它们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而这两种作业呢,是我们平时不太注重的,很少留过这样的这样的作业后面教学中要设计“会思考”,“会做”“会表达”为目的的设计相应的作业。文章还指出,江苏地区在物理作业研究方面表现活跃,其中17位核心作者中有8位来自江苏。这不仅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也激发了我作为江苏教育工作者的内在动力,鼓励我继续追求卓越。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物理作业的研究重点从协调作业难度和数量转变为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业。文章中提到的基于单元知识构架和能力培养需求的整合作业,以及在单元作业中利用同一情境反复设问的策略,都为我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文章还强调了作业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性,指出目前的评价方式仍需改进。个性化差异评价和分层评价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但它们的主观性较强。文章建议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学习系统进行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作者对物理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包括对素养发展的理论研究、整合作业类型的探索,以及数字化赋能作业环节的构建。跨学科作业、项目化作业和大单元作业等新型作业形式,将与学习进阶理论相结合,为减负增效提供理论支持,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实。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紧跟教育前沿,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我们也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和智能学习系统,来提高教学和评价的效率和质量。最后,我深感在物理作业设计和评价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更加个性化、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实践,以确保我们的教学活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近十年我国中学物理作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表明,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物理作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