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李子浩2024年9月听课感悟
发布时间:2024-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淹城初级中学研训活动听课感悟

 

主题:动能势能机械能

上课教师:淹城初中 缪艳红

 

今天参加淹城初中举办的研训活动,听了缪老师关于《动能势能机械能》的一节课,这节课让我有了很多的思考与想法。

 

1、开篇新颖,贴近生活

缪老师的这节课,从我们最近的台风事件入手,把大自然的破坏力展现给学生,并且可以将能量的不同形式也展现给学生,从生活入手讲述物理知识。这之中蕴含了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也说明了缪老师对教材有自己的解读,对知识点的引入有着情景化生活化的特点。

 

2、问题设计,巧妙引导

在整体探究的过程中,缪老师对问题的设计非常的好,有层次,有推进,利用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即将探究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如在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的时候,她让学生观察桌子上的实验器材,并自己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因为利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因此她给出几点提示:如何控制?如何改变?如何比较物体动能大小?看似是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学生去操作了,实际上这几个问题问出来,在暗中默默引导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目标去进行,这一点非常好,我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之处,需要多学习学习。

 

3、总结结论,层次分明

在实验结束的交流与小结部分,缪老师让回答问题的学生从三个方面来回答。一是,这是什么实验,要学生们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简单的描述一遍,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实验操作,如果有什么问题,也方面教师给出当面指导。二是,发现了什么现象,要求学生把现象描述清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三是,得出了什么结论,利用自己的语言,将得到的结论描述出来。这样的三个方面,让学生的参与度完全拉满,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结论是自己参与得出的,这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记忆结论,更可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指导他们自己设计完成合理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简单的探究。

 

4、结构重组,整体把握

缪老师这节课还有一个对整体教学的改造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般都习惯性的会将每一个模块讲完才会进行下一个模块,比如先将动能的概念,再来猜想动能的影响因素,再对其进行探究。而缪老师是先将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基本概念一次性给出,让学生先完整掌握各个能量的基础上,再一个一个的进行探究,这种对知识内容的组装和改造,化零碎为整体,对学生的认知也有着一定的帮助,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把握。

 

优秀的教师会合理利用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而这些就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