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2024年8月29日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要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大素养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本学年以来,我校依托“两项目一课题”——两项目为常州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自主”范式 育“三有”少年》、常州市综合改革项目《构建自我教育新范式》;一课题为武进区规划课题《“管理育人”视域下,初中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对自我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做法与经验。
一、特色做法与经验
本学年以来,我校初步形成了1个主范式 + 4个子范式的自我教育范式体系,每个范式都有具体的内容与做法。
(一)自我教育主范式
自我教育主范式分学期初、学期中与学期末三个阶段,形成自我教育五环。“五环”分别是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整五个环节。
1.学期初,学生学会了“自我规划”。
一是明确了新学期目标。各班构建了班级三维目标体系:班集体发展目标、班主任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二是制定了新学期计划。通过《成长•记录》学生自主发展手册,撰写“我的新学期计划”。三是评优评先期初申报。每位学生都明确了本学期准备取得哪个荣誉,并填写了《学期荣誉申报表》,张贴教室。
这个规划是立足于学生的一学期时间线。暑期德育培训会上,朱蕾主任则更宏观,以15年规划为蓝图,然后分解目标逐步降为这学期,这个月以及今天你准备完成什么,这就是自我规划。像初三年级部为每一位新初三同学准备了一份逐梦航向表,有对自己优势、不足的反思也有行动措施,更有轨迹记录,还有家人祝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德育的理念已经深植于我们的内心,然后有丰富的个性化完善,这与我们教学生的自主课堂理念也是吻合的。这是立足于个人的自我规划,你作为班主任,你对班级的发展肯定也要有自己的规划,我们也一直在落实,大家都把一学期的发展目标上传至FTP,这是呈现的初二7班张梅娟老师的自我规划,立足于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学风建设。有了目标就要学会过程监督和自我监督。
2.学期中,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
(1)个体自主管理。一是制定了“行事历”。学期初,每位学生根据学期计划,细化具体行动。二是提升了“执行力”。学生根据“行事历”,认真落实各项内容,并通过《成长•记录》手册进行“每周自我评价”。三是点赞了“自治力”。各班每学期评选“自主发展好学生”,颁发证书与奖金,张榜公布在学校橱窗。
(2)群体自主管理。一是班干部管理。每两周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每次会议内容要求写到《班干部会议记录本》,学期末检查;每学期开设两期“晓声”班干学堂,由年级部德育主任或优秀班主任主讲;学期末,评选“优秀班干部”,学校进行统一表彰,进行奖励。但是据观察得知,这一项落实得并不好。很多班主任样样亲力亲为,自己疲惫不堪,取而代之,班干部团队形同虚设,这与我们学校“自主德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甚至有些班级氛围是成绩好的学生只管成绩名次,不愿做什么“冤大头班干部”。所以年级部的班干学堂一学期两次是需要培训落实的,年级部德育主任负责紧盯,推选骨干班主任、骨干老教师甚至是有想法的年轻教师,或者很有能力的学生代表进行培训,学期末要抽查相关材料。“班级班干学堂”也往往落空,有部分班主任也是期末考前要收四大本了,让班长一夜补齐所有学期会议记录,所以本学年政教处也会组织就此现象进行过程性检查,及时通报反馈。二是自管会管理。各年级自管会设立了学习部、生活部、宣传部和艺体部,明确各部职责;期初对自管会上学期工作进行了表彰,对本学期自管会工作进行了培训。三是自治小组建设。各班都组建了自治小组,各小组有了组名、选了组长、制定了管理制度等,定期对优秀小组进行了表彰。
3.学期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德育”自主学习主要包括每周组织了自主班会,这样一个制度在朱蕾主任那里又有了个性化实施,其实其他班主任也在做的,例如说这个“每周小分享”其实就是以前的晨会制度,基于对自主班会的完善,本学期我和海娟主任也共同制定了自主班会系列菜单,防止没主题课上、碎片化、说教型班会的现象,供各位班主任实施、每学期开展了自主劳动、自主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主要依托生命教育月,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晓声心理节和聚焦考前心理的晓声讲坛)、自主行走课程等。
4.学期中与学期末,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学期中,进行过程性评价
利用《成长•记录》手册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每周自我评价。二是进行期中总结与反思;三是期中点赞行动。
(2)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以两种方式呈现:一是在《成长•记录》手册上,学生撰写“我的学期评价”,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二是在《综合素质报告单》上,撰写学生评语,确定学期荣誉。
5.自我评价后,学生能够“自我调整”。
自我教育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自我调整”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在学期中,也可以在学期后。学期后的“自我调整”也是为新学期“自我规划”做准备,从而形成循序渐进、逐渐上升的自我教育螺旋。
(二)自我教育子范式
根据自我教育第三环节“自主学习”内容,形成了四个自我教育子范式。
1.“1234”自主劳动教育范式。一核引领: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核心;两力结合: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三轨并行:学校、家庭、社会劳动三个轨道并驾齐驱;四轮驱动:自我规划、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与自我评价循环驱动。
2.“10+1”自主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包括10项自主活动与1项自我评价。10项自主活动:(1)公布心理咨询热线;(2)开设心理咨询信箱;(3)开放心理咨询室;(4)建立心理自助厅;(5)建设公共心育长廊;(6)设立班级心理委员;(7)进行师生结伴成长;(8)举行晓声心理节;(9)书写《心灵沟通本》;(10)开展《家校共读》。1项自我评价:心理状况自我评估。
3.“35+10”自主班会范式。前35分钟由学生自主策划展示,后10分钟班主任点评升华。
4.6步行走课程自主实施范式。(1)课程方案(年级);(2)提供选题(学科组);(3)分组合作(学生);(4)自主探究(学生);(5)成果交流(学生);(6)总结评价(学生+老师)
二、研究成效与影响
通过自我教育新范式的研究,学生成为了教育的主体,提升了自我教育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也逐步转变教育观念,适当放手,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学校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抓手的高质量德育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
上学期,学生的自主发展成果卓越。张容尔《跌落街角的眼镜》主题宣讲获得江苏省一等奖, 桂少璞被评为“新时代江苏好少年”。2023年,江苏省少先队研究课题《基于素质提升构建初中队员自主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成长•记录》学生自主发展手册成为了每位学生记录成长的重要工具。由刘校卞校共同撰写的《构建自我教育范式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获得武进区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共有16篇跟自主德育相关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20多篇相关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生命教育月两位家长撰写的教育故事获特等奖,一位获一等奖,一位老师撰写的主题班会教案获特等奖,两位获一等奖,自我教育相关生命教育方案获常州市特等奖,张婷、刘怡两位老师相继获得去年和今年的基本功竞赛市级一等奖,所写的育人故事、治班理念都流露着自主德育的影子。
三、新学期思路与打算
1.制定学期项目工作计划
2.明确项目研究成员分工
3.丰富项目网络平台内容
4.完善自我教育理论体系
5.落实项目研究具体内容
6.争取获得更多研究成果
面对纷繁复杂的开学工作,只能牢固树立“想想都是问题,做做总有办法”的思想,“自助者天助,自主者天成”,大家新学期加油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