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增强动能 主动发展——开学教师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4-09-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玲

6.jpg

胡小凡   2024年8月29日

在行政人员“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培训主题培训中,我的发言题目是《教师的动能与力量的指导与行动》,这次以《增强动能 主动发展》与老师们聊聊,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共情,乃至移情,并做到知行合一。

2022年10月我校正式成为常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积极创新育人模式,全面提升育人品质

教科室承担的重点任务是:创新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品质。

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一年期间,我们取得了以下荣誉成绩:

学校发展

学校获评为:

常州市市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优秀级学校

2024年江苏省“四有”好教师团队省级重点培育团队

江苏省“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研究院”十大重点协同研究项目合作单元。

常州市“常老师在线”答疑辅导优秀组织单位

专题探索

省级课题立项和正在研究3个 市区课题立项和正在研究20个,区级以上课题结题4个

我们的学科中心组(教科研团队)经过一年的探索,结项报告或论文178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国家级58篇,省级118篇。

2022-2023年度武进区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我校两项成果获评一等奖。

张伟俊、梅建芬:《基于数据诊断深化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的研究》

胡小凡:《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五分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该项成果被推荐为常州市培育成果

教师发展

学科专家:

10位教师被聘为市区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

3位老师被聘为武进区送培导师

1位老师被聘为常州市名师大讲堂主讲老师,9位老师被聘为武进区名师大讲堂主讲老师。

教学比武(含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参加区级以上教学基本功竞赛和优质课评比活动,获省级奖2人次,市级奖13人次,区级奖37人次,庄志凯老师获2023年江苏省初中英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石梦娇老师获2023年江苏省中学语文依标教学展评活动初中组一等奖。张婷获常州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曹小凤获区二等奖。

五级梯队(含班主任评选):我校新增正高1人,常州市学带、常州市骨干等五级梯队43人次,现有区骨干教师以上专业荣誉10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4.8%。新增2位常州骨干班主任、4位武进区名班主任。

以上成绩是所有行政科室的组织、引领的结果,也是参与教师奋发有为的殊荣。

新的一学年我们要做什么呢?

校长室提出:构建学科育人新样态,着力解决学科教学中的三个问题:

一解决重应试、轻育人的问题

二解决重教授、轻学习的问题

三解决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

我们将继续通过教学实践、各类教研、专题研究、各型比赛、师徒结对等等,以学科部、学科组、工作室、课题组等等组织形式来探索。

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我们会准备部署与落实,这里不细谈。我认为怎么教、教什么、怎么管、怎么落实,这些都是技术性的问题。人与人的差距或许是天资、基础、思维、知识面的差距,但内在的还是精神、意志力、格局和视野的差距。教师队伍内生长力,还是取决于教师的精神追求与教育哲学的认知。借此机会,我想和老师们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希望各位能和我一起思考。

西西教授认为,关怀教育在于共情乃至于移情,做到知行合一。对于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组织我们是否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尤其是我自己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对应的本领?

如果再追问一句,一年来的教育教学除去外在的荣誉,我在学科育人方面,我自己拥有了哪些可视化的成果:

一个或一组很得意的教案、学案?一篇或几篇论文或报告?形成了分门别类的教育资源?重构了教育认知和教育哲学?

我知道我校有很多教师正走在探索和新生的路上:

——张校长行政事务忙得不可开交,但是除去他主持的其他省级立项课题外,他自己立项了省级课题“基于智慧数学理念构建单元教学范式和策略的研究”,这是他从2013年进行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的探索以来,进行的第三个数学学科的省级课题,10年间进行的市级课题还不算在里面

——梅校长一个假期准备各种报告还来不及,8月初,梅校长告诉我要身边武进区教改项目。写项目报告书要费很多心神。梅校长正是用这种方式总结几年来的实施经验和反思,重新审视教改之路

——冯小玲老师8月中旬告诉我,一定要和范燕丽一起申报一个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课题,贺丽金在做办学水平考核材料时,告诉我她已经看了6本书.

肯定有很多老师有自己的建树,只是我没有接触到而已。

我们确实可以扪心自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能理解教师职业的真正内涵吗?我是为了生活而教书还是有更多的追求和责任?是否有自己长期的学科研究或教育研究方向与相关的可行性成果?

——一个假期一来、半年来、一年来,我教育学生、教学科内容是否觉得很有心得?工作以来,我的教育教学有了哪些改进?我的教学成效是否能匹配学校的办学水平?

——如果给我一个学科部、学科组、科技班、普通班、校本课程班,我的组织管理和课程建构是否有成效?

——如果我是学科部主任、组长、校本课程老师等等,我是否有我的角色的责任和担当?

——如果我是班主任,我和我的任课教师协同协调吗?我会不会不知觉干扰了任课老师的管理和教学?

我们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反思与改进。但一个阶段下来,我得有自己认为可以拿得出的东西,成就我的本领。

那我们究竟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湖塘实验中学大家庭中有担当的教师,从而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学生和学校?

我觉得有三组关键词——

信仰·理想·自信

——建议去看从南昌起义到红军长征,再到陕甘宁红军会师这一段历史,没有信仰很难完成这一段艰苦卓绝的历程。我认为老师应该有骨气,不能简单地把名利当做信仰,更不能把活着作为信仰的基石,我们需要活着,有名有利固然可喜,但教师职业决定我们老师骨子里得有士大夫的气质。言为士则,行当世范,当前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如果我们老师有正确的信仰,教育就有了灵魂,学生就有了健康的信仰,就有积极向上的理想和自信,所谓的心理落差也会迎刃而解!

国家正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英才,振兴中华,依靠的不是几个教育家,而是全体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我想,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具有教育家精神的种子,只要坚定信仰,厚土培植,精心耕耘,人人都会散发教育家精神的光芒,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向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就会指日可待。

开放·改变·发展

——教师是一个生长型职业,学生在变,我们更得变。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超前学习的背景下,我们根本不敢说,老师的能力比学生强。举三个例子,一是这个暑假,一个家长告诉我,某小学某学生五年级已经把初中数学全部学完;新初一某班某学生,暑期在线自学完初中物理;看了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学习能力特强,推荐了自学英语系列,从小学到初高中,如期学完,英语水平可能比学校派能力更强。当前,国家提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我们教师更要有开放的思想,改变自己,主动发展,哪怕你一年一年老去,你的青春依然蓬勃,年轻气质依旧!

发现·融合·效益

——教学的过程是以学生的眼光发现知识及思维规律、塑造核心素养的过程;而生活的复杂样态,又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把学科学习融合在生活之中,活学活用,灵活变通,举一反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某门学科的教与学的时间都有限制,单位时间里追求学习成效始终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水准。如果早上、午自习、晚自习讲课,要么就是学案设计出了问题,要么就是教学过程不够精密,如果又另外多安排了很多课时,仍是教那些内容,势必影响教师专业能力!

设计并落实我们教师专业的发展,应该还是很多关键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补充。

在行政工作培训研讨过程中,我提出学生质量、教师质量、管理质量三个支点中,当学生质量恒定的时候,教师质量尤其为重。我们的教师应该是一直自主发展,追求高品位、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优秀队伍。

教科室是每个教师汲取能量、增强动力的灵力池,希望有困难找我们,我们和你一起来找出路,有成果找我们,我们帮你支起推广平台,有灵感找我们,我们理出更清晰的方向。

希望每个学生都愿意和你在一起,若干年后你还是学生行道上的航标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