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沈丰彬 本学期总结
发布时间:2024-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对于论文的初步规划: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首先通过观察“冰壶运动引起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利用文具来设计“小冰壶游戏”,这一步突出了课程理念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然后提问“如何让冰壶在比赛范围内运动(减小运动距离)”,给学生一些指示,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出对应方法,体现出“问题导向”。根据学生的方法帮助他们总结分类,体现出“总结能力”培养。接下来,通过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方法和分析数据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论证能力,整个过程通过不断的交流、评估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感悟探究方法,潜移默化得培养了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趣。

亮点一是学生自己挑选实验器材(按动中性笔),从诸多笔中,依据“力度不变”的思路选取出合适的器材,看到学生惊讶和开心的表情,暗藏着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从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再由学生在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归纳出结论和规律,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本节教学过程中,还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整个课堂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存在着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设问和适当的分析归纳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

亮点二是仅为学生提供实验路线:初步体会-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这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点的选择与改组,精心设计好适用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方案,以便凸现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给学生一个充裕的思考问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探究)的时空,并在本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