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通读了《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尝试教学法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确立了“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核心观点,形成了内涵深刻而又通俗易懂、对学科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都有很好指导意义的尝试教学理论。
具体到我所任教的美术学科,有以下心得体会: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本身就是各种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反应和体现。美术教师更应该放开手脚、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看、去想、去画,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获取了知识,而且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如何创设自主学习的美术课堂?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做为美术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要主动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视频,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等,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花的变化》一课,我借助视频,让学生欣赏各种奇花异草,然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学生很快就答上来。接着,我又说:“我们把它画下来吧,那应该怎么画呢?”意境的创设使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各抒己见。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我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新课。实践证明,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二、调动学生的有效思维,保持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生有了参与的兴趣,还必须有参与的机会。
1、多种创作方法
(1)观察比较法。
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绘画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蓝白之美》这一课时,我提前准备好几块特色的蓝印花布,刺激学生的眼球,然后,让学生观察:“这种布和普通布料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直观有实效,学生们就明白了。
(2)寓教于玩法。
学生天性爱玩,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这一点十分重要。例如《故乡》一课,可选择一个情节,让学生改编并表演舞台剧……寓教于乐。在游戏之余,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创作便得心应手、各具其态。最后在实践活动和相互探讨中悟出道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教育目标。
2、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举办一些学生优秀绘画作品展。一般学生对身边同龄人的作品都会比较感兴趣,看得仔细,看得认真,也会与自己相比较。老师若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构图、色彩等方面的优点,学生会掌握得越快,越全面,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3、让学生学会在评价中提高美术素养
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绘画、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吗,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差异。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要清晰紧凑,导学助学精练有实效。
总之,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学习的天然倾向,具有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我们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挖掘每一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让他们的情感与认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孙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