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度第二学期工作室三月份评课搞
湖塘实验 叶飞
牛塘实验中学 沈丰彬 马杭初级中学 许佳佳 课题:摩擦力
沈老师充分地利用了冰壶情景,设计了弹瓶盖的活动,不是为了引入而引入。今天在评课环节,已经讨论过改进方案:个人认为还是利用许琰老师给的小孩子的玩具为器材,这样的话可以将整堂课一镜到底,结合钱老师给的建议,在最后利用探究得到的结论,让学生思考回答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式,应用到冰壶运动中,收尾呼应,学以致用。
许老师的课,个人认为在猜想滑落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环节当中,还是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猜想,虽然课上没有学生提出质量重力速度等因素,但学生一定有这样的困惑。虽然我们在课上不需要把这几个影响因素研究的非常透彻,但是学生思考并排除的这个过程,我认为才是培养能力的关键场所,也是他慢慢的建立整体的一个力学概念必须经历的。至于拔河的活动,我认为与其纠结,不如就用绳子拔河或者用杆子拔河,学生可以采在不同的纸张上或不同的材料上,改变粗糙程度或者改变压力,也能够在课堂上达到同样的效果。
讲座反思
观看了蒋老师的讲座视频,通过蒋老师对于一线教师对论文的看法上,感觉很实在很接地气。感觉蒋老师是说实话做实事的人。介绍的方法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很有收获:
1.首先要端正态度,研究和写作其实是一种自我总结和反思,是一种做事情的自我要求,是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让我们避免遗忘加强反思,并且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理念。
2.从指导思想上,要避免诠释理论的高谈阔论;避免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不恰当不搭;要坚持基于实践的一个提炼;所写的论文一定能够指导教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基于一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环节的意图来写论文。也可以针对某一个物理教育理念。例如,将自己在不同的课上,哪些具体的环节,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整合为一篇文章。也可以针对初中物理的某一课知识,它的严密性逻辑性以及表述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时候的困难展开一篇论文,说说自己的思考,说说自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蒋老师还讲了有关命题的论文,这个方向我暂时还没有想法。
3.想要写好论文,平时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个人打算从两个方向出发:①在知网上下载人家写好的论文,尤其是核心期刊。先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但可以学习写作方法。还能够熟悉教育理论。②在看了一定的论文的基础之上,自己也会有一定的想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书籍进行阅读积累。
有的时候写作的惰性其实并不是不愿意写,而是自己肚子里没有墨水,然后短时间内又无法通过阅读书籍来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先要通过平时的积累,这样等到写作的时候,才能够很迅速的找到自己的相关理论,慢慢就会做到真正的肚子里有墨水。
4.平时多积累素材,素材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在常态课当中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比较惊艳自己的处理方法和想法。一定要及时的记录下来,并且分类保存。一个学期或半个学期整理一下,这样可能就能写出一篇论文了。
诚实的说,蒋老师的讲座视频只看了一遍,但是感觉内容实在丰富,并没有能够完全消化。利用周末的时间还会重新观看,继续学习。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此同时一定要开始行动,开始积累,开始阅读。行动的过程当中再去寻找方向,如果仅仅是坐在原地寻找方向,那么可能一直都不会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