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思考单元复习时的教学目标如何写?
我阅读了刘徽老师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非常受用,摘录部分
素养目标的写法类同于技能维,因为素养也表现为能做什么,所以它同样也有两种写法,即“程序性结果”或者“程序性结果+产品性结果”。但与具体单元目标中的技能写法相比较,素养目标的写法更具有综合性。这里的素养体现为一种高通路迁移的能力,既指向于在学校学习中的迁移,比如迁移到学科的后续学习中去,或者是迁移至跨学科的学习中去;又意指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去,比如迁移到解决真实生活的问题中去。在写素养目标时,老师们要思考这个单元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有什么联系。比如语文学科,在制定写景单元的素养目标时,教师要想想学生在什么样的场景中会写景,或者真实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写景文章是什么样的。老师们会发现真实世界中写景的文章常常是会配图的。因此素养目标可以是“能够理解写景文章的选材和构思,并学会鉴赏”。同时可以根据特定的对象和目的选取合适的写景素材,初步学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景物的独特之处。
素养目标获得后便具备了一种迁移的能力,能够解决课堂的情境问题。也能在真实生活中发生问题后具备解决的问题。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必定是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发生的。作者提供了思路,物理学科上我觉得学生常常是“纸上谈兵”,而对真实情境过敏不适应。在进行单元复习时,通过实物展示、情境驱动等让学生能够被刺激,激发出想要思考的问题从而进行探究。思考的方向呈现的方式是怎样的?作者提供了一种思路,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接触到景物文章。那么在教授物理知识时,同样思考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提供真实的情境非常有必要,比如学生已经熟背干冰升华吸热,但是真的见到干冰时才是两眼放光最想探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