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李铁柱2024年4月教育心得
发布时间:2024-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学习之路,与孤独为伴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学习效果具有延时性,因此不能给到学生及时的刺激,加之人的惰性,使得学生学习做不到持之以恒,从而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而学习的路上又总是孤独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学习,大多数时候总是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作为社会人,人总是需要心理上的安慰与陪伴。如何处理好学习路上的孤独感显得尤为重要。

一、与书为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百般好,但大部分学生学习并不能深得其意,学得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习的根基不牢固,会导致越来越学不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初中阶段,学习节奏紧凑,时间紧张,只要没跟上节拍,后续会很难跟上,即使跟上也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弥补。学习缺乏即时的正面反馈,造成了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很多学生学习只是把其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其实抛开任务,真正把书读进去,学习是一件丰富自己智慧、增长见识的过程。与书为伴,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不这样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再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审视书上的知识,做到真正理解,才能获得智慧与学习的快乐。

二、与友为伴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人总归是要交朋友的,交朋友的原则是向上兼容。学生的学习路上需要朋友,朋友之间相互请教相互促进。以某一具体事例,对于学习中不懂的问题,向朋友请教,自己获得了知识,朋友在讲解的过程中对知识又熟悉一遍,同时也是梳理和深化知识的过程。如果两个朋友之间能够多些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亦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学习不再感到孤独。学习虽说是自己的事情,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寻得志同道合的知己,两个人可以在枯燥孤独的学习途中,互相鼓励与支持。可以是抱薪取火,亦或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三、与己为伴

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其实最难读懂的就是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具有功利性,毕竟要参加中考和高考。而在步入工作后的学习,不局限于书本学习,更多地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从而达到内心的和解。人生的孤独是常态的,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理解这种孤独。孤独就像镜子中的自己,在学生时代做不到理解孤独,那就习惯内心的孤独,在内心深处不断暗示自己、给自己打气,让自己奋进;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要学会理解孤独,与己为伴,找到心之所向,一如既往。

某种意义上来说,肉体的痛苦是真实的,精神上的痛苦是个人的价值观带来的。正视孤独,与孤独为伴,寻得人生的意义,大步前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