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计划
贺维康
发布时间:2024-03-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希佳

一、分析现状

进入学校从教已第个学年,第三轮初三物理教学继续担任初三10班班主任工作,一份责任也是担当,由初三9、10班物理教学。

 

1.教学理论素养方面有了之前两年的初三教学经验,今年开学至今虽然班主任工作繁杂,但教学不至于太过慌乱焦虑只是没有做到自己所规划的“进一步优化实验,提高学生的可视化,用更简练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建构知识”。所以先按部就班地来吧,根据整体教学进度安排自己的教学节奏,不紧不慢,以学生的掌握和实际作业练习反映出的情况安排教学

 

2.课堂管理方面,这一方面经过年多的实际操作,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方法,但还是不够的,特殊情况和课堂鼓励氛围营造还是不够,越来越觉得联系学生实际和教学逻辑的张弛有度是最符合现阶段学生,物理是个探索实践为主体的课程,所以课堂上希望同学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参与探索过程开动思维,这方面确实是做得很不到位的,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从听其他老师课堂发现包括点名、问题设计、习题课的讲解安排都是有意设计的,所以所谓的课堂管理其实很大程度还是依赖课前的教学准备,至于课上突发情况例如学生开小差、打瞌睡,则要由教学任务具体推进来处理。

 

3.师生关系方面,通过参与班会课,个人谈话,个人辅导等活动特别是初年级有更多的自习时间陪学生们晚自习时间有时候是检查学生作业订正,有时直接指导学生的作业,中等后进生关注比较多,但是对优等生的关注似乎少了点,所以今年将在这方面综合安排,全面兼顾,与学生的交流也是“润物细无声”似的,不以考试或课堂表现出问题为契机交流,可能有点为时过。加上班主任工作,有更多时间上陪伴学生,观察学生,与学生更为贴近地沟通。

 

4.教学实绩方面,因为开学刚满一个月,还未组织比较正式的测试,所以还未有数据反馈,只是从平时的练习上大致了解学生的水平,10班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有几个优等生,但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和领悟能力实在太弱,而9班作为潜力,则优等生相对较多,需要给予积极引导

 

5.科研方面,创新实验和论文学习以及基于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改革是关于科研方面目前用功的方向

 

确定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凝练自己的语言是学生能准确把握课程基础知识和结构以及相应的科学探究方法,注重逻辑思维的引导,注重方法的指引,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进一步优化实验,提高学生的可视化,用更简练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建构知识。

 

    2.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扩大对学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中学教学的宽度和广度花精力去钻研学习。

 

    3.提升整体学生成绩,改善师生关系。

 

    4.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做出成效。

 

    5.认真负责地完成学校的任务踏实对待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无它,唯勤奋

 

达成目标的措施策略

 

1.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听课多思考,多次备课,反复钻研,抓住课堂的点点滴滴融入自身的风格,取长补短,采众家之长,不只是听各位老师的课堂知识讲解和重难点突破,课堂节奏的把控和师生互动带来的实际反馈也是指引我调整自身备课的重要启发。

 

2.备课细致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基础,研究透彻教材学生情况制定合理逻辑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要一定模课演练,充分利用好本校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在一次备课、学生自学、听课基础上进行二次、三次备课。经过四年多的实际教学锻炼,我才慢慢体会什么叫备课,还远远谈不上备好课,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简练的活动和语言达成教学目的、哪些学生何种方式师生互动、习题课哪些知识点题型需要重点讲解、如何提问、怎样减少错题出现频率、如何直观可视化地课堂呈现……这些都是备课要思考的东西,同时与时俱进,无论是知识还是学生时代特点都要我们去关注以便及时改进。

 

3.多看书,上学期看了基本教育教学相关书籍包括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实在大有裨益后面会增加阅读量,多听各种讲座报告,阅读物理教学的相关论文,因为对“可视化教学”“初高衔接”“新课标解读”有一定探索兴趣,所以后期的书籍、论文、讲座的学习可能侧重于这个方面。   

 

4.多交流,交流的互相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交流中增长见识获得新的灵感和启发,遇到教学教研问题多多向其他老师交流讨论,包括学生学习困惑,自身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批阅作业中有经验的老师会根据学生作业错误推断出学生错误原因,不过有时候直接跟学生交流可能效果更好,可直接体会学生的思维困惑和掌握情况。中等生和后进生抓住进步点予以肯定,而优等生自习时间也要多加关注,利用完成提优卷和课堂生成时机来交流

 

5.严格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方式,多思考,多实际操作,不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妄加评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