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基于学科育人推进学科课程建设的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4-02-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玲

5.jpg

高敏   2024年2月18日

我校于2022年10月被批准为常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我校推进综合改革的总目标是“积极创新育人模式,全面提升育人品质”,“基于学科育人推进学科课程建设”项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五大重点项目之一。

学校课程是学校落实培养目标,体现办学思想、促进学生发展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载体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是这么说的:

制订课程实施的学校规划,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专业机构督促指导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分析资源条件,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及其实施。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将课程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构建体现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注重持续优化。

基于对以上方案的研究,形成本项目的3个目标:

1.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  2.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3.设计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下面向大家汇报过去一学期已经做的工作:

关于目标1.关于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精神,科学合理地编制课程计划,促进我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在《常州市2023—2024学年度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下,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制定出既能反映新课程精神又具有适应性,灵活性和富有弹性的课程表。

2)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过去一学期,利用每周一课、推门课、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等活动,加强对课堂教学研究。课堂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老师们课堂教学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基于大概念合理实施单元教学、能够聚焦学科育人方式的转变、体现“教、学、评”一体化。使得每个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即发挥了骨干教师在践行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又推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

关于目标2:开发实施学科校本课程

如果说国家课程立足国民素质培养,关注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和底线准则,

那么校本课立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因材施教。

过去一学期,我们开展了学科校本课程:包括学科校本必修(14个)、学科校本选修(23个)和社团(26+26),涉及10多个学科。五分写作社团由胡主任领衔,陈漪、水梦娟等老师协助,每次活动都有公众号总结,推送美文,我也跟该社团的个别同学聊过,小朋友表示跟喜欢这个社团,下次还要选。另外朱文进老师的晓声广播、老费和俞顺的车模俱乐部、王梦露、杨雯玥的晓声国画开展的有声有色,晓声篮球、羽毛球、足球、晓声棋社报名的时候也非常火爆。当然巡视的过程中也偶尔发现学生齐了在等老师,老师迟迟不出现、或者一节课基本都在看视频等现象。整体来说,非常感谢过去一学期社团的老师们的精心付出,正是因为各位的精心准备,丰富的湖实中课程形式,让周三的夜晚充满了欢声笑语,周日的返校变成期待。

3)设计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提升课程品质,发展学校科技育人特色。立足学生兴趣需求和特长发展,激发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好奇与热爱,不断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具有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本学期3月份将举办融合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五门学科,主题为“融合创新 科技赋能”的晓声科技节活动。之前5位学科部主任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活动。本次科技节既有聚焦各学科特色,开展以学科知识为主的创新实验与设计、作品展示与交流、倡议宣传等活动。又有以校园为主题,打通学科知识,融合各学科设计,进行跨学科实践的活动。跨学科活动可能需要各学科老师的支持,希望得到在座各位的支持。

最后基于实践的两点思考:

1.国家课程实施还是要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研究。教材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达成课程标准育人目标、践行学科教学理念的有效承接者。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开展学科教学的重要参考。

2.老师们在实施校本、社团的过程中,要考虑课程体系的系统化、难度上螺旋式上升。重视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研究。

总之,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不断创新,让课程建设为学生的素养发展创造更多契机,是我们每位育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