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师之道,你走到了哪里?
——“晓声”教师发展团队建设项目思考
发布时间:2024-02-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玲

6.jpg

胡小凡   2024年2月18日


各位领导、老师们新年好:

感谢各位对教科室工作人员一贯的理解和支持,对我本人的宽容和帮助,谢谢大家!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思考。

一、前言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个人都会追求“乐之”,我们做教师可能是一辈子的事,你是一直在追求为师之乐,还是往事不堪回首,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看我校一组2023年简要的数据

教师个人发展:2023年35人次在省市区评优课或基本功比赛中获奖;5人晋升为常州市教坛新秀,有7人晋升为常州市教学能手

团队研究:我校各级各类工作室、项目工作室13个,参与人员100多人;2023年至今教育集团在研课题29个,其中三个省市区结题,12月又有三个省课题立项,分别是:

张伟俊校长主持的《基于智慧数学理念构建单元教学范式和策略的研究》,张校长和梅校长主持的《基于自主学习型课堂创新“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顾校长和蒋校长主持的《基于自主学习型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

同时,我们有30位老师正主持并参与学校科研团队的专题小组研究。

我们还有一些老师是武进区送培导师、兼职教研员、中心组长,有的老师参加了市区级工作室、培育站等等,很多老师都在抓住机会去学习、探索,在教师的道路上寻找教师之道。

“晓声”教师发展团队建设项目目标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四有”好教师队伍,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给不同水平、层次的老师以发展的机遇,或许你有人引领满载星河,也可能孑孓一人,诸葛亮说非志无以成学,有志于教师之道,乐于教师之道,你会春光相伴,欣喜前行。

 

三、教师之道明在思辨

1.敢于正视自己,敢于思辨与求真。

破除教育教学中的陋习需要教师勇敢的品质。勇敢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当学生未来命运交给我们的时刻,愿我们能有想象中的那么勇敢。

为什么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什么要打造高素质的四有好教师团队?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就会发现我们真实的教学充满偏差、疑难、困苦。我们想减负,可能缺乏底气,或找不到道路;我们想培育思维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可能缺乏格局和视野,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我们想建立系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课程,可能定力不足标准和教材研究不够深透;我们想形成良好的浓郁的班风学风,可能山重水复,迷雾重重。

在教师的道路上,你可能奔波疲累,甚至顾此失彼,请正视自己,思辨教育之道,求真寻道,格物致知,主动抓住学校的各种机遇,集体备课、比赛研讨、阅读写作等等,甚至厚着脸皮听课、询问,乃至争辩,坚持参与各种研修活动,在工作中研究,相信学校的教师培养机制对自身发展大有益处,

2.教师不是真理的灌输者,只是真理的助产士。

拿着教材去上课,教材内涵的知识之道、思维方法、学科结构本身就在,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五十几个学生理解,并能应用是很大的学问,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启智下,自信、充满好奇心地自主探索,那是更厉害的学问。

我们再来看学校大力提倡的关键词:

1)自主学习,学生能自主吗?让学生能自主,我们老师要做什么?为什么要精设目标,精选内容,从学生的视角进行设计教学环节?不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展开思维活动,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差异化学习,人天生是差异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点拨、评价和引导,学困生为什么不能得更高的分呢?(我自己批阅学生作文和题目经常宽松,写满了给点分,你看多好,写了这么多字)采用差异化的增值评价,学困生的兴趣、信心和教师的亲密度等等都会改善。

3)大单元教学,什么是大单元?为什么提大单元?可能每个人的思考和探索不一样。例如:七年级下整本教材是否一个大单元?教材中的单元设计内在的思维结构是怎样?教材中的单元内容有没有更好的选择,能否适当拓宽,能否整合不同教材中的单元思维,整合后的问题能否合理解决?大单元教学的时序推进怎样更合理?

4)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学是其中的核心词,教是教学生学,评是促使学生学,如果深入研究,教学评一体化就是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培育学生自主建构的能力,最终落脚点就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品质。

5)学习品质,这是这次综改项目的研究重点之一。我们的学科部、学科组和班级任课教师有没有细思学习品质涉及的关键词,画个学习品质的思维导图,或许我们有很多意外的发现。

6)身心安全、心理健康、质量、品质,有没有想过这四个词语可能是同一个意思。高素质教师力图培育高品质学生,高品质学生的质量应该是达标的,那身心安全、心理健康的问题应该是比较少的。人们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问题是我们是培育学生美好的灵魂,还是加速了学生极端个性的发展?教育不是竞技运动,学校不是竞技场;教师是培育未来、追寻理想的崇高职业,综合改革项目整体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每个教师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

无论是教师自身的发展还是教育教学的探索,我个人认为最后都是人生哲学的自我辨析,换个角度,或许阴霾天气就变成了晴空万里。

3.每学期拿出可视化的成果,知道我也开过花结过果。

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开花结果,那么一学期结束后,你开过怎样的花,结过怎样的果?

且不说教学比武、公开课、论文发表、职称评审、五级梯队荣誉,一学期下来,你有哪几个教案自得意满,哪几组课心满意足,哪几个学生有可喜地改变,写了哪几篇教育教学文稿、纠正了哪几个家长的不良教育观念?等等。8月中旬我们又要部署教师成果登记,如果你的表格长长一大串,填写得满满当当,何等惊喜。当然,不可能每个教师都能评得上名师,但每个教师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路,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

我始终认为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学好,没有一个教师不想做好教师。希望我们所有教师利用学校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各个项目,主动追寻教师之道,乐在其中,那也是孔子所说的贤者、智者了。

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祝各位同仁工作愉快,家庭安康,幸福美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