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百善孝为先——初二(10)班 傅谈博言
发布时间:2024-01-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杨

百善孝为先

湖塘实验中学 初二(10)班 傅谈博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代儒家常言:“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这表明早在中华儿女初出的华夏先民就已经对“孝”做出了初步的定义。常言道:“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可见在古代,人们就把孝亲敬长看作是天经地义之事。

“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准则,“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理应继承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从狭义的角度去说,就是善事父母;而广义上说,则是孔子所言之“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可分为五方面来理解。敬养父母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说:“父子之道,天性也。”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则又是人类之天性。“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毛主席在战争年代,曾提出忠孝问题,他说我们提倡忠孝而不是忠于一个人,或孝于一个人。

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宪法中不仅将瞻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将孝道文化精神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以报效祖国和人民。是的,广大青少年应当具备“孝与感恩”的崇高品德,是传统美德现代化的需要。

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尽孝呢?我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 提倡阅读《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探索并体会古人的孝的准则。

2. 减少长辈对我们的操心,学会自我独立,避免对长辈的过度依赖。

3. 尊敬长辈,也就是孝的基本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让孝的踪影在着片神州大陆上永垂不朽,代代相传!

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