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首页>>校园新闻>>新闻动态>>文章内容
我校物理老师参加第一届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研修会
发布时间:2023-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玲

2023年11月24日至25日,以“立足全国命题导向,助推教研改革实践”为主题开展的第一届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线下研修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举行。我校梅建芬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教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们齐聚一堂,共享这场精神盛宴。

11月24日上午,句容市后白中学副校长孟富林老师和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翁祐实验学校刘小丰老师,以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汤金波老师呈现了三节精彩纷呈的物理课。孟富林老师的《透镜》一节课深入浅出,有适时的引导,有学生的合作,有知识的迁移,整节课孟老师不急不慢,自然流畅,同学们如沐春风。刘小丰老师的《光的折射》以一场学生自主魔术表演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下来,学生高度参与,组织有序,气氛活跃。刘小丰老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高强,在诸多现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稳定发挥个人教学机智,不仅让学生们较为顺畅地掌握了光的折射知识,还成功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爱。汤金波老师的示范课《基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创新实验设计》主打“播下创新的种子、滋润创新的思维”,从点燃学生思考的情绪,到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得启发而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论证、优化、提炼,既完成双基教学,又达成知识迁移,更落成创新思维培养。汤金波老师用自己创新的行动为榜样,通过问题导学指引学生基于教材发展创新思维。

下午,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于海波的《科学思维发展与学生自主创新》讲座以“冷水和热水,用哪个化冻梨更快?”进行了一系列的追问,引发了在场所有教师烧脑式的思考。于教授的“冻梨”追问充满意蕴思辩与艺术——“冻梨之问”也是教育之问,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快与慢。汤金波老师在其实验课的基础上作了题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价值、实操、技法》的讲座。汤老师的讲座有高位的目标引领,扎实的理论分析,切实的操作指导,让参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从汤老师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展现出的生长生命与生机和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价值。

11月25日上午,三位老中青同仁在实践的基础上,交流了自己探索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经验和思考。来自广东深圳的董永辉老师,从价值引领、实践探索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带领学生研究玩具中物理的成果。董老师提出新教师要带领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可以先模仿、复制然后再优化创新。董老师的经历不仅展现了学生在自主创新实验过程中的收获,更体现了一位新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收获、修身的过程。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王国军老师则是立足于双“新”背景,开展了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王老师将学生分为直觉兴趣型、操作兴趣型、因果兴趣型、概括综合认识型、迁移应用创新型以及评价质疑创新型六种类型,并指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并非让学生一下子都能做到评价、创造这样的高阶阶段,他们需要不断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质疑-提问-再设计-再探索-再实践-再创新,逐渐将学生从直觉兴趣型向着迁移应用创新型转变。安徽池州的詹善生老师分享了自己走近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做法:1.无中生有:面向全体学生搜集物理问题,多种形式搜集物理问题。2.有中求优:契合当下教学甄选适恰话题,避免问题的假大空。3.优中求简:书写行动提纲扶持开展课题。4.简中悟本:反刍提炼模型共创情景命题。詹老师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星星之火可以点亮课堂,点亮自我。

本次研修活动以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名工作室领衔人汤金波,正高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肖永琴,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云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董振邦,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梅建芬,江苏省特级教师翟应品五位名师的座谈会收尾。座谈会着力于解决研修会现场生成的五大关于学生自主创新的问题,经过五位名师的答疑解惑,参会教师们有的茅塞顿开,有的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样一次“烧脑式”“助燃式”“沉浸式”的相互交流,让大家都收获满满。

正如郑燮《新竹》所言: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长出,它也开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这样池塘周围布满了郁郁葱葱的幼竹。浸润自主创新实验思想的孩子们长大后,也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价值已经毋庸置疑,措施途径如何落地,答案属于持续的实践探索与反思者。

湖塘实验中学供稿  撰稿:沈梦涵  摄影:焦菲等  审核:刘俊成

南京研修活动.jpg


座谈会剪影.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