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汤水琴《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9-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排泄的概念和尿的形成的基础知识。

  2、掌握肾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

  3、了解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位置和功能。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猪肾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和膀胱的剖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内有着非常完善的自身结构——泌尿系统,同时也使他们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

二、教学重点:

  1、排泄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排便、排尿等都称为排泄,本章中要纠正这种错误的理解,了解正确的排泄的概念。也为后面新陈代谢的学习,打好基础。

  2、肾脏的结构和尿的形成:排尿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也是本章的主题。肾脏是尿形成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在了解了肾脏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尿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

  1、肾单位的结构:肾单位结构复杂,又不能用眼直接看到。即使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创造在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切片的机会,学生也很难找到完整的肾单位。而肾单位是产生尿液的结构单位,是看不到却很重要的关键知识点。突破肾单位这个难点可以为尿液的形成订好基础。

  2、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尿的形成与成分。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对照挂图(或投影片)简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2)对照挂图(或投影片)悦明肾单位的结构。

  2.从学生答案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又知道肾脏是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那么,尿是怎样形成的?尿是如何排出体外的?我们应该了解哪些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怎样用这些知识指导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是本堂课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3.安排自学与讨论活动,学习尿的形成。

  给学生一些相关数据,结合书上尿的形成示意图,在复习了肾单位的结构以后,通过小组讨论,抓住结构特点学习尿的形成过程。

  活动(1)读书与思考。

  参照尿的形成示意图,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一滤过和重吸收。两个阶段中被滤过和被重吸收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完成滤过和重吸收作用相适应?

  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看下表,思考:血浆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原尿与终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终尿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表

成分

血浆(g%)

原尿(g%)

终尿(g%)

90~93

99

95~97

蛋白质

7~9

(微量)

葡萄糖

0.1

0.1

尿素

0.03

0.03

2

尿酸

0.002

0.002

0.05

肌酐

0.001

0.001

0.15

氯化物

0.37

0.37

0.6

0.32

0.32

0.35

0.02

0.02

0.15

0.0001

0.0001

0.14

  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

 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

  活动(2),小组讨论思考题。经过讨论,请一个代表完整叙述尿的形成过程,其他组员补充,使答案完善。

  希望在讨论中能提出与泌尿系统有关的其它问题,鼓励同学提问,提倡组内互助。

  活动(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指图(或投影片)讲述尿的形成过程。教师点评。

  4.以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学习尿的排出。

  参看泌尿系统模式固,了解尿的排出路径。

  观察膀胱的模型或膀胱的剖面图,了解尿液排出的机制。重点学习膀胱壁的结构(平滑肌)与功能(贮存尿),尿道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从而了解尿的排出。

  通过讨论,了解排尿的意义。

  5.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学习的目的重在指导自己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小结:请学生概括尿的形成过程和尿的排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