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转眼间三年的光阴已然成往事。这三年来,每一份努力、每一次挫折、每一个瞬间的光芒都汇聚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我在“常州市情智物理名教师工作室”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这里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也收获了无价的财富——经验、知识和深厚的友情。在这段美好而富有成就感的旅程中,我特别要感谢我们的主持人梅校长。她用无私的关怀和卓越的领导力,给予我和工作室的其他成员无数宝贵的支持与帮助。梅校长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科研视野,她不仅推荐了专家给我们进行物理教科研方面的讲座,还经常督促我们阅读与研究相关的文献和案例。这些专题讲座和阅读材料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提供了多种方法和路径来解决教学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现将三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潜心学习 自主提升
在工作室的三年学习中,我不断更新着教育理念,认真学习物理新课标,充实自己,并努力做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进步着。这三年,我阅读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等专业书籍,积极撰写读书心得、论文,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充实自己。
在课题研究方面,我有幸在梅校长的鞭策和指导下和王君老师共同参与并主持了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梅校长经常会与我们分享关于物理教育的最新研究和观点,激发我们进行深入的学术探索。她也积极推动我们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以确保研究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正是在梅校长的激励和持续鞭策下,我撰写了多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其中5篇在省级刊物发表,1篇获得了市二等奖。梅校长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从选题到结构,再到数据分析,她的专业见解都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并提升了我的研究质量。
这三年撰写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有5篇:
1.2021年9月发表《初中物理实验室数字传感器的使用》 省级期刊《时代学习报·教研参考》;
2.2022年8月发表《基于核心素养简析物理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省级期刊《中国基础教育》;
3.2022年9月发表《关于物理核心素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践探讨》 省级期刊《中国基础教育》;
4.2022年9月发表《基于素养发展优化物理学习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省级期刊《时代学习报·教研参考》;
5.2023年1月发表《初中物理导向学科素养的学习评价》 省级期刊《课程与教学》;
二、立足课堂 情智共生
在教学实践方面,我设计并实施了三节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公开课。第一节课的主题是“密度”,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密度这一基础概念。第二节课则是关于“机械能与内能的专题复习”,这次课通过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将之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第三节公开课——“‘镜’然可以,平明镜的原理和在生活中的使用”。这一课程充分体现了“情智物理”的特色,通过与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双重互动,旨在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生活应用能力。课程中,我引入了平面镜在日常生活、艺术和科学中的多重应用,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和公式,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这三年,共上了3节公开课:
1.市级公开课 202101《密度》
2.市级公开课 202111《机械能与内能复习课》
3.市级公开课 202210《镜然可以》
综上所述,在这三年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明显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能力。我深知,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我将继续努力,为培养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学生做出更多贡献。愿我和名师工作室的同仁们一起,携手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