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室的契机,本月我有幸第一次到了东安中学参加学习。本次学习一共听了两节课,一节是张丽芳老师上的《设计简单电路》一节是卢凌校长上的《相互作用力》。
首先张老师的这节课作为同一个学校的老师我是已经听过的,但此次面对不同的学生又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首先张老师的课由浅入深,从点亮一个小灯泡到两个小灯的连接方式再到楼道灯的研究与连接,最后到设计声控电路,张老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物理知识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东安的初三学生们,也很明显的从一开始的被动不积极的状态,转变为了亢奋与热情。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了平时不曾有的思维与探索、动手与实践、设计与创新。
第二节是卢凌校长上的《相互作用力》一节课,课堂一开始,卢校就用扣排球、扮鬼脸、两人拔河三个活动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帮助学生建立通过力的效果判断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的方法,也彻底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随后设计利用磁铁吸引铁钉来让学生探究铁钉是否在吸引磁体,从而引出相互作用的观点,利用两个小车,相互靠近互相有里的效果互相受力。
之后卢校设计让学生利用手头器材分别去研究静电力、弹力、摩擦力等其他力是否作用也是相互的。这一段也是整节课最精彩的部分,完全是由学生自主设计研究,学生在之前卢校的调动下思维活跃,大脑兴奋,设计出来了好几类非常精彩的研究方法让在场的听课老师都赞叹不已。
综观两节课,两位上课老师虽然风格不同,但他们对于课的设计和理解又是相同的,现在的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老师,他们更渴望的,更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就是动手与实践,两节课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开始自主实践自主研究就瞬间活跃起来了,我想这也是我们现在推行综合实践、跨学科实践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