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动物的运动形式和能量供应》区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3-01-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玲

2022年10月18日,课题组长戴玲老师参加了武进区顾志平名校长工作室暨湖塘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联合教研活动,在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八(3)班开设了一节区公开课《动物的运动形式和能量供应》。

戴玲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详细地分析了本节课的活动安排和教学意图。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里,教师尽可能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提供学生可触摸、可观察、可感知的学具、图片、视频、资料等各种资源辅助学生学习。设计“探究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的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发现可以给学生的太多了:鸟类模型、鸟骨骼标本、鸟解剖模型、鸡或鸽子的实体......一个学习小组观察一种,全班汇总;还是一个学习小组,观察每一种,全班交流。最后决定,去繁就简,只给学生提供鸽骨骼标本,不让纷繁的学具吸引学生过多的注意力。鸟类骨骼极具特点,而且标本容易被观察,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强烈。至于鸟类的其他特征:学生对体型、翼有足够的经验,鸟类的消化、排泄、呼吸、循环,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文字描述更能清楚的显示这些生理活动特点。

这次评优课活动,设计不同课题的经历,让教师本人明白了什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是始于学生,基于教材。当课本内容对于学生没有那么困难,譬如“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运动的目的和意义”那么就不必设计太多的学习活动,消耗过多的时间。以前,教师上各种类型的公开课总不敢用教材的资源,觉得要新颖,要独特,要另辟蹊径。但是教材是广大一线教师、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是经历过时间的论证的,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鸟类飞行的能量供应示意图”就非常的清晰明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补充示意图,加上“消化、呼吸、循环”三大系统,既能说明鸟类(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过程;又能联系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鸟类“消化、呼吸、循环”这些生理活动的高效性,正是鸟类飞行供能的高效性。以前,教师总是追求面面俱到,纠缠于教材上的每一句话,纠结于课本内容的每一个方面,恰恰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所感、所知、所想、所得。教师不应该是设计一堂面面俱到的课,而应该设计一堂学生不管在知识、思维或情感上能有那么一点点收获的课,为了这45分钟时空里的“一点”收获,哪怕有所“缺陷”也是值当。当这样想的时候,发现教学设计会变得有趣很多。所以本节课教师想告诉学生:我爱我可以运动的身体,那是畅快和自由,也许学生从这个角度会更爱自己;带领学生一起做鸟戏,也许只是一小段体验,但五禽戏一定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印象,也许离开课堂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想告诉学生国产C919大飞机,不仅代表了中国的坚韧和崛起,中国人更是从此可以把飞行安全把握在自己手中,也许学生会多一份思考......这是教师此回最大的收获和感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