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100 多年的光辉历史,中国社会经过长期奋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当我们凝视着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我们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炮火纷飞的岁月。在祖国危急存亡的时刻,为了祖国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拋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时间回转到1899年的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擅长绘画,母亲知书达礼。可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飘摇,血泪交加。外有帝国主义入侵,内有军阀割据混战,各种苦难和压迫仿佛沉沉的黑云笼罩着华夏大地,中国将走向哪里?民族的叹息,时代的探问,敲打着每一个有志青年的内心。瞿秋白刻苦求学,当过教书先生,领导了五四学生运动,参加李大钊等在北京举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寻求拯救和改造中国的途径。他当过记者,前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采访考察。推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瞿秋白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党中央工作时年仅28岁。后来,他被国民党军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
1935年6月18日,这是最后一天,瞿秋白像往常一样醒来,泡上一杯茶,点了一支烟,还有时间,他慢慢的翻阅起一本泛黄的唐诗集子,7点44分,军法处处长于兵走到了监狱门口,瞿秋白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握起笔,在纸上写下了最后一行诗: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酣畅淋漓,大气飞扬。
四碟小菜一坛酒,这是国民党36师师长宋希濂为他备下的。他坐下来自斟自酌,喝完最后一口酒,对于兵说,我有两个要求:不能跪着死,不能打我的头。在去往刑场的路上。瞿秋白突然有了唱歌的心情,先唱《红军歌》,再唱《国际歌》,旁若无人,高亢低回,这哪里是赴死,这分明是回家。这个文弱的书生一路唱着走到了长汀郊外的罗汉岭,离行刑地点已经不远了,但他却在罗汉岭下了一片草坪前停住,目光向四周弥漫好一会儿。他大声的对百余号行刑的官兵说:“此地甚好!”
这一天,36岁的瞿秋白走出了他纷扰的人生,“为大家拼一条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英雄虽逝,然浩气长存。
对革命先烈们最好的致敬,就是延续他们的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如同星光般闪耀。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时刻准备着,为了最美的中国梦,勇攀高峰,努力向前!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