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王萍9月听课感悟
发布时间:2022-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今天听了宋老师的课《设计和制作一个机械模型》,这节课创新点多,想法新颖,值得我多次回味和学习,回到学校后,也与本组老师分享探讨了这节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征是整合及实践,宋老师的这节课整合了第十一章的几种简单机械,并让学生动手完成制作,符合了课程的要求和特点,能够巩固第十一章所学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这节课第一部分1. 学生寻找电影中的机械,比如铁铲、斜面;2. 展示学生作品——制作简单机械,比如水井压水机、风力舂米机、吊车;3. 识别生活工具中的简单机械,比如垃圾桶、抽血马桶等。第二部分给出任务,设计机械模型图。后来询问宋老师,这节课前学生先进行了自主思考设计,再进行课堂讨论修改设计稿。这节课堂上宋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了各种组合机械的省力倍数问题,最终得到了简洁普遍的数学关系式。第三部分学生利用器材制作,物化设计图。学生作品完成后,由宋老师总结以及点评:1.肯定学生们的劳动成果,是工程师的初代雏形。2.实践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们意识到由于摩擦、自重影响实验结果与当初设想不一致。3.点拨学生制作模型的目的有哪些,从省力和机械效率等方面考虑。第四部分展示小组作品及问题回答,最后还播放视频《空间站的机械臂》,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国家的工艺水平和机械成果。

  黄恕伯老师说明了跨学科实践的四个特点,有引领、有议题、有任务、有物化。宋老师这节课的这4个特点都很鲜明。1.有引领,是指在跨学科实践的三个二级主题和九个三级主题下进行实践,让学生认识日常工具与物理学有关的,且能解决问题;认识了物理学对工程技术的发展。2.有议题,是提出了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问题,这节课是要制作能够省力的简单机械。3.有任务,将学习活动分解为若干明确的任务,包括前期设计、改进草图、进行制作、评价交流。4.有物化,学生动手完成了机械模型的制作,实现了省力功能。我认为宋老师这节课还有值得学习之处在于,宋老师从省力出发,最终不局限只看省力,还点拨学生考虑机械效率问题以及进行小组自评等等。从内容来说:理论站位高,实践站位高。从教态来说:提问有效、层层推进;点评精彩、句句到位;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总而言之,启发很多。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