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兵 2022年8月31日
强化作业管理背景(主要文件)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5条意见)
2.《江苏省“双减”手册》作业管理(19条意见)
3.《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管理规范》(16条意见)
4.《常州市关于全面改进和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11条意见)
5.《常州市中小学作业管理十项严禁》
6.《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22条教规》
7.《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作业管理方案》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5条意见)原文如下。
二、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4.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5.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7.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8.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优化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可以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
① 所谓作业主要是让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也包括在课外校外开展的一些拓展性学习活动、学科实践活动。
② 包括笔头、口头的。教学案学科的作业都在《学习指导手册》《教学案》上布置,不得有其他额外统一作业;非教学案学科作业课内完成,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
③ 作业的功能:预习(自主学习)、巩固(巩固训练)、诊断(检测反馈)、提升(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学会应用)。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学习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加强作业的设计与管理
设计重“精”。由学科组长带领教师从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内涵,精心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1. 优化作业的内容。立足学生成长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创新推出“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套餐式作业,把作业分为“必做”“选做”“鼓励做”几种类型,重视作业的层次性、选择性。
(1)基础性作业是指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巩固训练,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
(2)发展性作业是指适当拓展深化、综合理解、创新应用,由学生自主选择。
此外,体、音、美、信息技术等技能型学科,以技能练习为主,也要适当安排知识识记和理解的作业。
2. 要从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
3. 各学科组每周集体备课时要开展作业系统设计研究。
(1) 课前自主学习主要结合《自学指导手手册》和《课本》。
(2) 教学案的课堂学习部分主要包括:①课堂互动学习(检查建构、拓展延伸等);②当堂检测(既是效果检测,也是训练巩固);③总结反思(体会与收获、问题与困惑)。不留课后作业,但③可以在课后完成。
教学案编写体现“双减”教育导向的分层作业,学科组长负责作业质量把关。。
4. 根据大数据各学科要建立“易错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教学问题资源库,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以便教师选用时进行个性化修改,更好发挥校本化作业资源库的使用效益。
(二)加强作业的布置与管理
布置重“法”,根据相关法规和学校教学常规,根据学情,规范作业布置。
1.合理布置作业,探索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布置模式。教学案上要明确基础性必做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内容。
(1)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探索选做或免做作业机制,推送个性化作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优作业一般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选择性做作业,对不能按时完成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予学生解释的机会,不能硬性补做,更不准罚做作业。
2.课前自主学习、教学案中课堂互动、当堂检测的容量必须等于或少于一堂课的容量。当堂检测的量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不能在课前或课后完成,要保证当堂完成,不得提前或在课后完成。
3.不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一般不得通过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和下载打印作业。
4.作业布置学科组统一。同学科组作业包括周末、假期作业必须统一,除教学案外不得再布置其他作业。不能一天几次布置作业,不能一天布置几天作业。非中考学科作业必须课内完成。学生在校期间作业在晚自修结束时全部上交。
5.做好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研究。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围绕主题,多学科融合,设计如观察日记、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实验论文等多种作业形式,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能力。
(三)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与管理
完成重“真”,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完成作业要注重质量,独立完成,确保真实。扎实规范的作业习惯,为提升学习能力和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奠定坚实基础。
1. 新授课的课后作业是以《自学手册》《课本》为载体,系统地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课前自主学习效果检测应该在学生阅读、理解、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先做检测,做不出来再到教材上找答案,更不能以检测替代阅读理解教材。
2. 复习课的课后作业首先应该系统复习章节(或单元)的内容,梳理本章重要知识点,构建概念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结构化。再独立完成复习作业。形成先复习再作业的习惯。
3. 测试类作业完成要确保真实,规定时间类独立完成,教师给出量化的评价,根据反馈数据,找到存在问题的知识点,适当就行补偿性训练。
4. 周末、假期居家作业是对一周或一阶段所学内容的及时巩固总结与再提升,及时巩固复习也是克服遗忘的有效方法,切不可抄袭同学作业,更不可借助手机App等搜查答案,独立完成,大胆暴露盲点,积极补偿训练。
(四)强化作业的批改与反馈
批改重“勤”。教师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凡布置的书面作业必须全收全批。
1. 明确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及时、全面。
作业批改照顾到个体差异,面批率不少于20%。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细化作业批阅要求。推行首次批阅、学生订正、二次细化作业批阅流程。首次批阅记录典型错误和个性错误,分析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二次批阅了解学生错题和错点的掌握巩固情况。
2.细化作业批阅要求。推行首次批阅、学生订正、二次细化作业批阅流程。
(1)首次批阅记录典型错误和个性错误,分析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2)二次批阅了解学生错题和错点的掌握巩固情况。
3.加强书面作业批改。
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提出“五有五必”的要求,即所有作业做到有练必研(教师先做,把握好作业的质和量)、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及时对当堂检测进行批阅并利用智学网进行扫描分析、补偿教学。根据数据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清单,为关键学生建档立卡。
4.发挥学情反馈功能。
利用学生作业中暴露的错误,采用错点剖析、学生点评、变式训练等手段,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反馈与分析等功能,以高效作业提升学习质量。督促和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认真订正、认真分析;定期组织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来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5. 加强对作业中问题的针对指导,作业讲评有方向、有目标、有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讲评过程中融入激励性要素,鼓励进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五)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检查
管理重“实”,质管办协同教务处、年级部、学科部每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情况,将作业管理落到实处,对作业管理中问题较多、不按规实施的教师进行诫面谈话或通报批评。
1.完善作业制度,全面调控作业总量。
(1)学科组每周集体备课时,需形成下一周作业安排汇总表在集体备课本上记录;
(2)班主任每日协调本班所有学科作业总量;
(3)年级部值日主任实时了解和调控各班教学整体进度和作业总量。
2.学生及家长参与作业管理。
如班级学习委员可以对每天的作业总量进行监控,如发现当天作业总量过多,有责任向科任教师或班主任提出,家长亦可向教师反映作业总量问题。
超过90分钟或当天作业影响到学生睡眠,家长和学生可申请后补或免做。当日作业在晚自习结束时还不能完成或当天作业影响到学生睡眠,家长和学生可申请后补或免做。
3.严格控制教学案印量。
以周为单位确定教学案印数,编排时打印用小四或五号字体,凡是印刷的教学案要在文印室登记,不符合要求、非打印稿文印室可以拒印。
教学案的印量:课时数+1(周末回家作业)+1(周末返校作业)。教学案(课内互动8K印4页,当堂检测16K印)。
4.建立公示制度。
平时作业在教学案统一布置。周末、假期作业需提前二天由年级部审批,然后由学科组长在学科组群内发布。周末、假期作业由年级部印制成作业单形式统一布置发给学生并接受家长监督,必须注明各学科完成时间。
“作业单”发给家长,家长可以在此类清单上签字,以示知晓,但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5.加强作业管理的检查通报。
(1)定期检查。各学科组长会同学校蹲点行政定期进行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督导,加强过程管理与督导反馈,确保作业管理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2)随机抽查。建立质管办、学校督导小组随机抽查制度,采取“不通知、不定期、不定人”的原则对各科作业布置与批改进行监督。
(3)定期反馈。建立年级部值日主任进行检查群内通报制度,年级部通报各学科组、各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
(4)重点督改。重点关注问题班级、问题教师,督促进行整改。
湖塘实验中学作业公示制度
为优化作业管理,探索“双减”增效新举措,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制订湖塘实验中学作业公示制度。
一、公示作业内容。包括笔头、口头的。平时作业学科组统一,教学案学科的作业都在《学习指导手册》《教学案》上布置,不得有其他额外统一作业;非教学案学科作业课内完成,不得有课外作业。
二、公示作业时间。每天书面作业时间总量控制在1.5小时之内。规定时间内还不能完成的不得强求学生再完成。周末、假期作业以作业单统一,此外需在年级部教师群、学科组教师群、网上公示。
三、公示假期作业。周末、假期作业需提前二天由年级部主任审批,然后由学科组长在学科组群内发布。周末、假期作业由年级部印制成作业单形式统一布置发给学生并接受家长监督,作业量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其中必须注明各学科完成时间。不得要求家长或学生批改作业。
四、公示作业位置。当天的作业由学科组长提前一天在学科组群中发布,任何教师不得自作主张更改作业内容。周末、假期作业由年级部分管教学主任将作业单提前一天在本年级教师群内发布并内网发布公示。
五、优化作业设计。作业要立足课程目标,把握好重点和难点,紧扣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要体现出层次性,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拓展类问题。
六、定期检查评价。质管办、教务处与年级部每日行政值日和每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作业的布置情况及公示情况,落实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制,对作业管理中问题较多、不能严格执行的的教师将按规定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