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凡 2022年8月27日
一、课题背景
摇号情况下,学生情智能力整体水平相对下降,学业能力、心智水平相对弱的学生增多;双减政策、新课程标准与学校定位,仍然要求我们追求高质量的教育。
二、概念界定
百度界定:差异化教学是教育体系中,根据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的不同,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传统理解:因材施教——“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孔子《论语·雍也》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我们的理解:
从实际操作来:一班级化整体教师要分类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展开融合不同类别、层次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二在课堂、自习和校外学习中,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个性辅导。
也就是说我们的差异教学是在大班教学环境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最终可以将差异化教学落实到分层教学(对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做不同指导)上。
我们的结论:差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理念,也是教育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原则,并且每个教师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理念,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评价思想,管理人员应该依据差异化的特点调整管理机制,科学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
三、基本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在学校发展的背景下,落实差异化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从理念上有所改变。
1.承认学生差异。
学生间的差异、同一学生不同能力的差异和不同时段能力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给予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适切的指导,学生总体趋好,甚至实现特长发展。
2.尊重学生差异。
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间和学生自己不同能力的差异,始终理解学生,宽容学生问题,欣赏学生的优点和良性变化,适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改善和成功的愉悦,增强发展的自信。
3.实施差异教学。
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五种:厌学、胡学、想学、能学、会学。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业能力釆用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4.合情合理协调。
差异化教学是丰富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思想和举措。要切实评估学生的个性,学习、生活的时间与精力,各科差异化的学业任务要合适并协同。切忌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影响学生的健康心理。
三、教学实践
在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背景下,落实差异化教学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课堂教学、作业辅导、学业评价等方式进行实施。
1.课前
一备课。一般情况下,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特点,设计适切的目标。我个人认为,目标设计应该有两级目标的思想,第一是基础性目标,100%学生达标;第二是发展性目标,争取30%左右达标。根据目标,教师通过自己研究和学科组研讨精选达成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构建、教学细节出来、作业设计与评改指导处理。
新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不宜过难,过快、过多,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果、进步的愉悦感,满足并维持学生好奇心和学科学习情趣。
顾校长:新课教学时重视“双基”培养,切勿本末倒置,做到四点:“精”“缓”“深”“透”,精讲教学内容,放缓教学速度,深挖合作探究,讲透知识主体。一阶段学习后再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一些提高性课程,课程的设计一定是阶梯式的
二教学案编制。教学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教案实施的平台。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就是为差异化教学提供支持,在具体训练可以根据两级目标,设计两个梯度的训练。
三预习指导。两个梯度的训练,应该根据实情确定哪些学生做,哪些学生学科时间足够就做。学困生和有空余时间做发展性训练部分学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予以个性化指导。
少数顶尖学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自主钻研,但要尊重学科协同。
2.课堂
一学习任务要给足思维和表达的时间。
二善于让不同差异的学生演示其思维过程,实现兵教兵的教学。
三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和组织,让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踊跃参与学习活动之中。
四不同差异的学生采用符合其特点的鼓励性评价。
五学生自主训练期间要巡查学情,对需要个性化辅导的学生适时点拨。
3.课后
一及时下课,让学生调整身心,或整理笔记,或课前准备。个别同学适时针对性指导。不要提前上课,和学生聊天,了解学情,或进行心理疏导或学法指导。
二自习时间应该明确统一的学习任务,少数学生的任务另外部署。顶尖学生要敢于放开,研究他们的创造性的学习内容与方式。自习时间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个性化辅导。尤其是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普遍性问题统一研究,可以让优异学生讲学。
三课前、课堂、课后是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差异化指导也应统筹思考,持续研究和行动,必有成效。
4.评价
一强化鼓励性评价和点拨性的评价
二不要把优异学生的水平强加在不可为的学生身上,因此强化个性化评价,减少伤人的全班性评价。
四强化学习行为、细节、习惯规范的发展性评价,减少训练结果的评价,保护学生自尊心。
四、管理机制
教师个人落实差异化教学离不开学校管理层面的支持。
1.学科部、学科组要组织认真学习教规22条和学生学习规范,研究其中的思维规律。
2.学科组和年级部深入了解班级差异和教师教学个性与实践,尊重班级差异,采用合适的途径科学化指导。
3.年级部根据学科特点和成绩优化的需要,科学设计年级时间调配,建议定成规矩,而不是每个年级都有每个年级的做法,如果确实需要调整,到时再调整。
4.采用发展性思维评价教师的教学绩效。
年级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要契合差异化教学的思想内涵,对教师的评价要实施动态评价、生成性评价,而不是唯分数论,因为教师在实施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可能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一学期甚至是三年的时间才有最终的结果。学校要思考在落实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新对教师的评价设计,对教师的教学有相对完善的考核同时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
五、问题与思考
1.设计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拓展性目标(挑战题、选择题)能否强化?
一般性普通班强化基础性目标100%达标,30%达成发展性目标,设计10%学生自主尝试拓展性目标的学习。
不鼓励教师全班表扬达成拓展性目标的学习,引发中等学生的竞争焦虑,造成很多学生以达成尝试拓展性目标的学习为荣,忽视了时间协调,学科的平衡,甚至造成学科间潜在的恶性竞争。
2.个性化辅导怎样取得实效?
个性化辅导是整体差异化教学的补充,教师可以利用自习时间,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进行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返则不复也”。
教师应该有“静气”,学生学业能力发展有个过程,尤其是要帮助学生调整学科学习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有质变。
家长群使用要规范,一般任课教师发学习任务通知,适当时间发所有同学能比较研究的学习成果,不必让每个同学都在群里发作业情况,否则就乱套了。
3.什么时候是最好的实施差异化教育契机?
开学的时候、期中期末之后、初三的时候。抓住这个时间改善师生关系,创造性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活动,适时差异化教学,让学生爱老师、爱学习,学生的学习成效会十分明显。
4.班级环境下差异化持续的能力怎样增强?
班主任是班级学习精神的培育者——核心是培养学生自律、专注、不同敢问的意识和习惯。系统开始学习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充分研讨提高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并坚持改变。
班主任和年级部做好班级的时间协调和学情反馈工作,让教师有合适的时间展开针对性的差异教学。要多开任课教师教学研讨会。
为什么很多教师提出晚自习要分时间段?原因有很多,其中有教师可能没有想到自己占用的时间太长。除了完成学案的时间,整理笔记的作业,学生反思的作业,读书摘抄的作业、做实验的作业等等都布置下去,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学科时间。学生不一定能规划好,家长也不懂,甚至家长根据没有时间来管控学生,怎么办?我们有教师用了大量的时间,不管不顾,成绩很好,但一个学科的提高换取别的学科的落差是得不偿失的。
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研究和协调。
5.初三的差异化教学有哪些特殊性?
指向:初中结点——中考(灵活的思维,僵化学习无用)
核心:第一安全,第二力求佳绩
理念:遵循各学科的学习规律,展开基于兴趣和理解发展的学习
深入研究三个阶段的差异化教学:一本学期开学至新课结束考试;二新课结束考试至模考;三模考至中考。
这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教案设计、教学案编制与应用、课堂教学、差异化辅导应该各有特点,值得深入讨论,系统设置,一体化管理。
怎么做?相信初三的老师会有很好的探讨。
结语:教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职业,每个教师教得好不好,其实不需要学校评价、教师互评;每个教师背后都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评说。多少年后,有多少家长和学生曾经评价过你?或还在充满敬意地说起你?
如果想即将退休的时候,你教过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说你是个好老师,展开科学合理的差异化教学,我们的教师生涯会值得其所!
差异化教学的实效探索还有很多话题。我们这里仅仅谈这些。
我的发言完了,请指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