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思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六点课程实施中提到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即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物理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应鼓励学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理学习中,帮助学生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中,物理应该算是与信息技术关系最为密切的。物理学为信息技术的出现与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因此,物理课理应从信息技术的进步中获得更多的受益,而非流于表面。目前,大多数物理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播放有趣的小视频,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引入新课;
二、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信息、收集资料,更好地解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三、对于那些对实验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的实验,可以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实验视频,让学生从第一视角,对实验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就是查阅资料和网课。由此可见,教师应用的多,学生应用的少,如何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第四章《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这一节的生活·物理·社会里面提到了视觉暂留现象,课本上给出的活动是在一张白色卡纸的正反面分别画上鸟笼和鸟,快速旋转卡纸,观察现象。其实,在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的第1章《动画设计与制作》中就已经提到过视觉暂留,并且在后面的实践学习中让学生亲手制作了“小本子动画”。所以,当我们在物理课上再学习这一段的时候,就可以借用,让学生来讲解。
其次,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简单的动画进行辅助教学,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自己亲手制作或者从网上搜集已有资源,但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却是一看而过,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是否可以和信息技术教师商量,对于一些简单的动画(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让学生提前在计算机课上自己制作完成,这样,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flash动画被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既能对课堂产生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又能激发出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再次,初二的学生再学过第3章《主题网站设计与制作》之后,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学习网站,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学习笔记、思维导图、小制作、小实验等),分享学习资料,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物理的困惑、心得体会等;对于动手实践类的作业,学生还可以上传到班级的网站,自主进行投票或者互相点评。
综上所述,我对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实施的理解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和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创造性教学,多样化评价,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