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的课堂》阅读摘录
这本书作者田成良,他指出,传统课堂知识训练“超载”,思维训练“不足”。思维发展型课堂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发生的前提或原因,再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本质。以促进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新型课堂,担负着活化知识与发展思维的双重使命。根据任务性质思维类型分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学习者积极主动批判整合新知识,并以深度理解为起点,以新情境中的迁移为导向、以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为目标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的内化好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发展课堂的特征有四个维度:1.问题情境2.认知冲突3.思维可视4.变式运用,这4个也是阶梯从启发思维、诱导思维、暴露思维、训练思维层层递进。
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激发学习动机、明确思维指向、提供认知起点。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掌握知识。具体三步走:突出问题——知识衔接——目标指引。什么样的问题更合适?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思维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前三个是低阶思维,后三个是高阶思维。问题设置应当从发展思维角度考虑。
策略二:引发认知冲突。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让学生经历建构到解构再到重构的过程。
策略三:思维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含义是指运用一切图示以及图示组合的技术把本来看不见的思维通过图像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利用直观图、实物展示、多媒体技术、思维导图等方式将抽象思维转变成形象思维。
策略四:变式策略的应用。变式就是使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和事例不断变化呈现的形式,以使得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在,核心在于通过变化突出其中不变的因素,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变式包括正变和反变,正变指保持本质特征不变,而使得非本质属性千变万化。比如《杠杆》中介绍哪些工具是杠杆,列举大量的例子,思考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特征?这属于正变。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使用这4个策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逐级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