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
汪晓玉
今天有幸聆听张春院长对2022年最新版课标的整体解读。新课标自今年4月份颁布以来,大家都非常关注它的新变化。课标的与时俱进给任课老师未来的教学明确了方向。张院长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转型的必要性 、结合近期教育热点和我们一起解读了新课标重大变化和课程方案新思维。
针对我们语文学科新课标,相比2011年语文课标,今年的三个变化在于:明确了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提出了语文学习三个任务群(具有语言文字积累要求的基础性学习任务群、具有实用性阅读要求的发展性学习任务群、具有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要求的拓展性学习任务群);针对不同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方面详细了具体课程目标。
在过去,我们手捧教参,更多关注的是教材本身,现在有了学习任务群的引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要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教学活动,让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
针对这些更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初一语文学科组对接下来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在课前:我们初一语文组将利用好每周至少一次的集备时间,以新课标为纲,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利用好我们手头上的《自主学习指导手册》,给予学生得当而具体的方法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完成自主研读初步学。特别是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下,更要求我们每位老师要敢于放手给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阅读、整合、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有大单元的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蓝图。
课上:严格遵守“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基本思路,做到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表达,合作探究,真正做到教学相促。初一每周一堂的语文阅读课,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手上的名著和好的作文素材带上阅读课,边读边做批注边摘抄,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利用好我们每周一次的校本课程,积极开发更具有语文文化、生活气息的的校本课程,提高语文学科的多样性,让初一的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感受“大语文”,爱上语文课。
课后:课后的作业巩固和检测,更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立足于学习任务群,严格把控作业方案,精简作业量,提高作业质,做到“少而精”实而活”。
刚进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语文学科建构还是很陌生的,更需要通过我们的教学引导,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用。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热爱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从而能在拥有规范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提升同时,能够有更强大的文化自信。
新课标的解读之路还任重道远,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出门合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