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新课标学习心得(刘怡)
发布时间:2022-08-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冯小玲

学习新课标,开启新征程

刘怡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这本书中对新课标进行了十分全面和透彻的解读,在学习完这两本书后,我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主要是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新课标中间的几个重点变化。

按照课标前言中的总括,这一版课标修订主要有5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第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第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第四,增强了指导性。第五,加强了学段衔接。新课标从单一的“目标与内容标准”发展为核心素养统领下的“目标标准”“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标准,反映了新时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成果。

其中新课标的三个最为核心变化分别是:1.提出了崭新的、具有统领性的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2.构建了结构化的语文课程内容;3.增加了语文学业质量部分。

(一)崭新的、具有统领性的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

第一,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第二,语言运用。培养语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培育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第三,思维能力。培养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第四,审美创造。通过对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培养审美能力,涵养高雅情趣。新课标强调,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运用是基础,其他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二)结构化的语文课程内容

新课标首次提出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主题和载体形式。语文课程内容从文化的角度看,主要有“三大主题”材料,即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语言文字作品。此外,语文课程内容还包括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新课标的最大亮点是创新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也就是语文学习任务群,分三个层⾯设置六个任务群: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即语⾔⽂字积累;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即实⽤性⽂本的阅读与交流、⽂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即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并且详细规定了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学习主题、学习活动、评价要求等方面,分学段提出教与学的建议,必将带来语文教育范式的重大变革。

(三)研制了语文学业质量标准

新课标首次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结合四个学段的课程内容,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运用情境,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四个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相互衔接,体现层次性和整体性。

以上三个核心变化,也要求教师需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为了落实新课标的新理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措施: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对其他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性更强,因此,核心素养下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更高。具体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增加对课文或者知识的深度理解的要求,要让学生明白课文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的人文精神,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的设计要有整合意识

在我们现有教材下,一个大的单元已经不仅仅是一篇篇课文的整合,更是某一领域或者某一种问题的相互有机联系的集合。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我们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能够领会课程设计的初衷,不仅仅是对一篇篇文章中字词、知识、主题的教学,而是在一个更大的主题下面统一起来的一个个分支的联合。处理好课程和教学的关系要能够在一个大的单元之中找到联系与区别,每一篇课文特点不同,要找到有效的侧重点,不同的课程之间的侧重点应该区别开来。因为我们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通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课文理解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是学生全面掌握课程教学的关键。

(三)课程目标的设计要与评价体系结合起来

目前的语文课程体系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比如期中、期末或者每月的考试,并没有有效地在教学中把评价体系融入进去。这一过程的缺乏,主要是我们课程目标的设计中并没有把评价融入进去。嵌入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学目标本身,及时发现教学目标的合理与否,及时掌握学生的教学接受程度。这一要求的难点在于,要恰当设计小任务,对每一次的教学进行恰当的反馈。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又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但我还是停留在理论的学习阶段,在真正的教学中,我也要贯彻学习任务群的思想,落实到真正的教学实践中。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