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课题组核心成员黄杨老师上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研究课,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听了研究课,作了详细的记录,课后大家交流讨论。
黄杨老师说: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认识“心脏和与其相连血管”这个教学环节中,她采用实物观察、视频展示和小模型制作等多手段展开教学,通过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任务,让学生得以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等过程中习得心脏和血管的有关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教学中设计的任务分层次,通过逐步推进,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反馈显示,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高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效果较好。
她的感受是:在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理念中教师的讲解往往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很难达到更深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肤浅,更谈不到利用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而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能让教师的教学活动突破记忆的层面,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并将理解的知识融会贯通到日常的生活中去,知识不再是枯燥纸面上的内容,更是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部分。深度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掌握的也更为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