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输血与血型》研究课
发布时间:2022-06-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玲

  4月13日,课题组核心成员汤水琴老师上了《输血与血型》的研究课,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的听课和学习。汤水琴老师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输血与血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血管与心脏》、《血液循环》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循环系统知识的延伸与升华。诣在让学生在了解血型、血量与输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本节课深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认同同型输血的原则与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去很好的旅履行自己的这个特别的“权利”。整个过程我努力营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认同和深化。所以,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来达成目标。

  1、通过血型发现史事引起学生对科学研究者的科学精神的景仰之情,为后面

  讲到的安全输血提供铺垫,让他们明白现在的安全输血是建立在前人对科学工作

  所付出的血汗基础上的。

  2、引入设计探究方案活动,让学生通过设计探究方案培养他们在考虑问题时的综合逻辑思维,从而明白同型输血的重要性,认同同型输血的原则。

  3、欣赏公益广告作品与宣传标语口号,体会精彩,并自己制定口号,创造精彩。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感动瞬间,从而情感升华。

  4、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情况,把情感与现实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想做与有没有去做是有很大距离的,从而更加坚定无偿献血的信念。

  5、诗朗诵《小屋之语》,体会采血护士的心声,把付出者与获得者之间的距离拉近,让他们感知并领悟奉献与爱的真谛。

  整个过程情感流淌其中,我的着力点便于此,我力图把知识的传递升华到所有学生精神上的高度,无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一个全面的拓展,更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提炼和升华。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立足点过高,让未成年人去领会很多成年人都无法领悟的道理,情感上要求过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