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2-06-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玲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读书心得

生物组 黄杨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一书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编写,本书属于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丛书之一。

作为“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从为什么要推进深度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怎样实现深度学习、怎样推进深度学习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对深度学习理论层面的系统思考,这也是本书目录划分的四讲内容。

第一讲从“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需要”“与世界同步教学改进以培育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三个方面来论述为什么要推进深度学习。第二讲涉及的内容较多,围绕什么是深度学习展开。其中,涉及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尤为重要。本书总结出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它们也是在深度学习中如何处理教学活动各要素间关系的具体体现。这五个特征分别是“联想与结构: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活动与体验:学生的学习机制”“本质与变式: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迁移与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价值与评价:‘人’的成长的隐形要素”。作者还在每个特征的讲述过程中选取了语文、数学等科目中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方便读者理解其含义。第三讲是教师最为关心的部分,也就是怎样去实现深度学习。本讲提到了深度学习的四个重要环节,包含如何选择单元主题、如何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如何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如何开展持续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的两个必要前提是教师对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教师要深刻理解并尊重学生。此外,还提到了教师在实施深度学习过程中应抓住的四个关键策略,包括选择情境素材的链接策略、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外显策略、学习过程的深度互动策略、团队教学研究的改进策略。第四讲则从区域教研和学校两个角度阐述如何保障和推进深度学习。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几点思考。

1.     利用深度学习理念,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的“小绵羊”,听从教师的安排,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常态,很少有学生会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产生疑问。深度学习理念就要摒弃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敢于向老师提问,敢于用批判性的思维对看待学习的内容,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挖掘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打破沙锅问答底的决心和欲望。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具体来说,生物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话题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例如在讲到血型的问题时,教师抛出一个话题“孩子的血型是不是一定与父母一方是一样的?”让同学们以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明,通过多样的案例让学生总结血型遗传的特点,最后教师再讲授血型遗传的规律,不同父母的血型能生出什么血型的孩子。这样讨论之后的讲授能够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深刻的体会,讨论中知识的延伸和思考让学生的批判性精神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既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也能够让学生养成敢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利用深度学习理念,整合知识架构,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生物学科与其他学习相比有着较强的知识连贯性,也就是说从第一节课学习到的生物知识会应用到最后一节课,知识的构架比较完整。这就要求学生再学习的时候有着连贯性,任何一个知识点对接下来的学习都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后需要有归纳整理的能力,新知识与之前学习到的老知识融会贯通的结合,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初中生物中关于人体营养构成部分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第一节的主要知识点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这部份讲授结束后学生们了解到了日常中的食物主要营养成分的构成,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关心自己摄入的营养问题。接下来学习的内容关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这部分的知识就是之前内容的传承,有了之前的知识体系学生就可以根据所了解到的内容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教师根据所讲述的内容让学生安排一周三餐的饮食,并说明原因。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深度学习的理念也得到了全面的体现,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也形成学生知识架构中十分夯实的基础。

3.利用深度学习理念,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

所有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若是能够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知识拓展升级,将老师讲授的知识作为基础,而在基础上不断的丰富和创新知识体系。能够达到这样学习效果的初中生一定是那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并积极的解答自己疑问的学生。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不应该打压学生的疑问,反而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到细胞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可能会问:人都有一定的寿命,细胞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生命呢?细胞是怎么繁殖的呢?我们长高了,长胖了是不是就是细胞长大了呢?针对这些问题,或许很多都不在初中生物的课堂中讲授,但是老师也不应该直接跟学生说,现在你们还不需要学这些,等你们上了高中就学到了。这样的回复会让学生失去探索的兴趣,也打消了学生思考延伸的空间。作为初中生物教师,针对学生这样的提问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这位同学问的特别的好,希望大家都应该以探索疑问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学习” 教师可以不告诉大家最后的答案是什么,让学生回家自己先找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然后在下一次的课中老师用浅显的回答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鼓励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动力,课堂的知识也得到了拓展,深化了学生的知识架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