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观察植物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6-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玲

《观察植物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组 裴赟娥

一、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开始部分。

《绿色植物的一生》包括五节内容,它较完整的将绿色植物的一生展现在学生面前。种子萌发可以产生新个体,学生对这一现象有一定的了解,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所必备的知识。认识种子的结构,为学习《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又为学好本章后面其它各节内容做好了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重要概念: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能发育成幼小的植株。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该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配合实物进行观察和实验,学生易于理解。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因此,教师要组织好观察活动,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观察认识种子的结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大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2.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认识,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大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学难点: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时间:2分钟)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是用种子这一器官繁殖的。

 

 

 

 

 

 

 

 

二、认识种子

(时间:5分钟)

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形态大小和颜色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三、自主学习:种子的结构(时间:5分钟)

 

 

 

 

 

 

 

 

四、观察:种子的结构

(时间:20分钟)

1.大豆种子

种皮

     子叶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养活了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今天我们开始进入第3 单元的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创设情境:课件展示植物萌发的动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多数绿色植物开花植物是用哪一种器官繁殖的呢?

 

1.组织学生描述自己熟悉的种子的形态、颜色。

2.课件展示多种植物的种子,组织学生观察。

3.提出问题:这些大小、形态、颜色各不相同的种子都能长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这是否与它们的内部结构有关呢?

 

出示自主学习要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要求:阅读课本63-64页:“种子的结构”

1.观察课本63页图,认识大豆种子的基本结构。

2.初步了解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为观察“种子的结构”作准备。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观察指导:(对照教材第63页图5-1进行操作和观察)

1.取一粒大豆种子,观察它的外部形态,找到种脐。

2.剥去种子外面的一层薄皮。思考:这层薄皮是种子

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说出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是用种子这一器官繁殖的。  

 

 

 

 

 

 

 

 

 

1.描述自己熟悉的种子的形态、颜色。

2.观察多种植物的种子的图片。

3.感知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形态大小和颜色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根据提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认识大豆种子的基本结构,初步了解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

 

 

 

 

 

 

 

 

 

1.根据指导,有序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心理活动和认知环境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通过观察植物萌发的动态图片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顺势设问,自然引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不同植物种子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些大小、形态、颜色各不相同的种子都能长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是否与它们的内部结构有关?

 

通过观察图片,初步了解种子的结构,为接下来的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作准备。

 

 

 

 

 

 

 

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玉米种子

 种皮

     子叶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乳

 

 

 

 

 

 

 

 

 

 

 

 

 

五、梳理总结、拓展应用

(时间:3分钟)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六、当堂检测

(时间:10分钟)

 

的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

3.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掰开两个瓣(注意不要损伤顶端两瓣连接处的突起),   观察种子内部有哪些结构(将胚芽涂成红色,将胚根涂成黑色)。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观察指导:按照图示黑线位置,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对照图示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

1.玉米种子结构与大豆种子结构是否相同?玉米种子有 没有两片肥厚的子叶?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在玉米种子切面上滴加碘液,胚乳会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什么物质?玉米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哪?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男孩没有种出美丽的花朵?

2.为什么大米粒种下去不会萌发?

 

组织学生当堂检测:

《学习与评价》44—46页

  第1、2、3、13、14、19、20、21题。  

2.小组内交流,说出大豆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3.师生交流,归纳出大豆种子的结构特点。

 

 

 

 

1.根据指导,有序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2.小组内交流,说出玉米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3.师生交流,归纳出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的异同点。

4.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讨论达成共识: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完成练习,了解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再次强化学习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列表进行比较归纳,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认识不认同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各个结构的功能。

 

 

 

 

 

 

 

 

 

 

 

 

 

梳理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