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深度学习:批判性思维与自主性探究式学习》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2-06-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玲

《深度学习:批判性思维与自主性探究式学习》读书心得

生物组    熊颖

2010年,美国迎来过去几十年来最新、最彻底的教育改革:美国首部全国统一课程标准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简称CCSS)正式颁布,指向教育公平,指向应试教育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本书基于对美国公立教育中存在的单纯灌输知识而没有注重提升能力,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缺乏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无法在完成高中学业后胜任大学学习,更无法像成年人适应社会等问题的反思,提出了新的思考:

AI时代,今天的学生如何面对明天与智能机器人的竞争?如何让学生不再是为明天可能消失的工作所学?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些核心素养和能力?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作者教育战略家莫妮卡马丁尼兹、社会学家丹尼斯麦葛瑞斯对美国八所实行深度学习的优秀公立学校进行系统调查采访,以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向读者提供了一套“深度学习蓝图”。

本书提出了以下深度学习目标:

1.     掌握核心课业内容

2.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

3.     合作。

4.     有效沟通。

5.     自主学习。

6.     学术心态。

本书提出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几大策略:

1.     建立信任。创造有凝聚力的、真诚合作的校园环境。通过社团、迎新仪式、开放性物理环境、自主的时间管理、合作等,让师生、生生之间建立联系。

2.     给学生赋权,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让学生自主调查、设计、制作,定义、否定、修改错误,让学生学习更积极,更强调参与。这不仅是简单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把自己培养成自主学习者。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自我反思,追求更高层次的挑战。

3.     情境化。将学习体验与科目联系起来,设法帮助学生看到知识点的关联,从而突出学科特点,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4.     力求真实。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意义,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真实情景,将学习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观察,进行发现,进行思考,进行探究,最终解决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恰当的方式。让科目彼此联系,如,通过一个问题联系所有学科、请社会专业人士授课等。

5.     延伸。让学生走出校园,与更广泛的社区合作,学以致用,实现学习的迁移,触类旁通,体验合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有效沟通、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卓越有效的作用。将学习延伸到校外,让学习更有意义。

6.     激励。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肯定,激励学生的需求与志向。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寻找发展的平衡点,在合适的平衡点不断激励学生,实现每个学生的定制化学习,拒绝培养学生千篇一律。

7.     联网。有效利用互联网,让技术为支持和丰富学习经验服务。技术是仆人,而不是主人,利用技术促进人的成长。技术是平台,是载体,关键是培养人的思考和分辨能力。

总之,在深度学习的策略的学习中,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个性化的激励学生,给学生找到发展的平台,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其成长。

与同类著作相比,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立意新颖。一方面,作者提出了深度学习的目标即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认为深度学习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课业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拥有探究精神的自主学习者。另一方面,书中表明,践行深度学习,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在达成一种合作——建立信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与学。这就使教育回归本真,让学校教育朝着培养有适应能力的终身学习者的方向发展,构建一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显然,这不仅为教师、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范例,也为学生和家长了解探究式学习方式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中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让孩子学什么和怎么学才是最关键的。

——任正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