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2-06-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玲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书心得

生物 汤水琴

深度学习是学生为敏锐理解学科内容并将知识用于解决课堂和工作中的问题而必须掌握的一系列素养,主要包括掌握核心的学科内容、批判性思考与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有效沟通的技能,协作的技能,学会学习以及形成学科思维模式。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中认为,深度学习不是让学生获得一堆零散、呆板、无用的知识,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去理解、领会、评判、体验、感受,才能“活”起来,“动”起来的知识,让他们能够积极、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并获得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成长,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知识才可能通过学生的主动操作活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内容的意义。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将外在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但教学内容并不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必先转化为学生能够进行思维操作和加工的教学材料,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所谓“教学材料”,是指由教师提供的、蕴含教学意图的、能够通达教学内容的符号或实体性材料,教学材料既是人类认识成果的具象化,内在地包蕴着知识、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也包某某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设计的活动方式、路径以及过程、环节、是教师对学生素养形成的自觉规划与引领。当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后,教学内容便从"硬”的知识转变为动态、丰富、鲜活的人类认识过程,成为可以进行思维操作和加工的对象,从而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在信息时代,教师再也不能只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而存在。引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得迅捷、愉快、彻底,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批判、深入思考,是教师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和价值,也是教师不能被虚拟技术所替代的根本。

文中在怎样实现深度学习中,还提到了单元学习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是不能仅仅就一课内容一个知识点进行,而是要考虑教材的前勾后连,同时要进行教材的整合,要深刻考虑教材的规划性与整体性,实践性与多样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争取在每堂课都涉及单元整组的内容。

在初中生物深度学习中,一个单元学习主题的学习活动通常需要3-5课时来完成个别内容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由于各个学习活动之间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大部分学习活动可以在课上完成,有些学习活动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或需要利用家庭的相关资源,或需要家长的协助来完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活动是在课内完成的,还有一小部分活动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延伸到课外去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单元学习主题都需要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来完成,每个学习主题中的学习活动类型不同,具体是否需要课外的时间作为补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时代在变,我们的学生也在变,作为教师也必须跟着做出改变,而改变的前提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在教学的这条深邃的长河里,我愿始终撑着一支长蒿,向学习更深处漫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