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王晓亮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2-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汤洲杰

学习心得体会

王晓亮

传统的初中体育课程主要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所以体育教师更加看重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在课堂中也仅仅是带领同学们进行不同种类的身体活动与体育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缺乏对学生思想和情绪方面的关注,没有注意到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态度的变化。针对这类问题,体育教师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且创新教育模式,在授课中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向同学们传达合作共赢的理念,培养同学团结合作的意识和拼搏不放弃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在保持学生原有体育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而德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来讲,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感染力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是否能够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让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学生是否对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便是检验教师是否拥有感染力的主要标准。目前初中的体育教师通常都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且拥有着良好的体育素养,使其在体育课堂上能够很好的带领大家进入体育学习的氛围。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劳逸结合,有助于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各类学习,劳逸结合下形成的专注力要比一直处于学习状态中的专注力更加集中。由此可见,体育课程的调节能够很好的缓和学生紧张压抑的情绪,学生们的心情放松,便更容易教师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体育竞赛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颁布后,各个家庭都是以一个孩子为主,所以当代孩子所具有的常见问题之一就是孩子缺少集体感,不会在集体中相处。针对此问题,初中教学中应该增加对于学生们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们可以尽早地体会并融入集体生活中并且获得集体感。而在初中教育中,最能够体现团队意识的就是体育教育,老师可以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明白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明白比赛与友谊的关系,懂得珍惜队友和尊重对手。与此同时,在竞技体育也容易伴随着意外的发生,例如在一个团体的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因为意见不合或者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而产生矛盾的现象,教师便可以在这类现象发生时通过正确引导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并提高其自身交际能力,来进一步落实在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一理念。除此之外,日常的课间操也属于一种体育活动,而从学校课间操活动中便能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许多学生都是为了应对学校要求和老师的检查,而对于做课间操大多抱有抵触的情绪,从教育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课间操是一个发展德育教育的好机会,因为课间操可以传达出律己意识和集体意识。在组织课间操的整个过程中,队列、纪律以及动作规范程度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律己意识和集体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律己意识和集体意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并且成为自身的良好习惯,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随着全社会对于综合素质的关注,德育教育成为了在体育教学中所关注的重点,当代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单单从身体素质入手,要结合和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德育素养。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思路,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德育教育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将理论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