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4月王君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05-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电磁转换复习课教学反思

课堂设计指导思想:

物理课程要求探究与综合,目标是发展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要素。这节课笔者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对电磁转换这一张的复习。使学生既对电与磁的每个模块有正确的认知,同时又在已有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电与磁的整体认识水平,在大脑中搭建知识的整体框架,形成“纲”,具有创新,质疑,深入的思维品质,具有严谨,发散,科学的探究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科技,开发能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学完本章后,会对几个典型的现象有深刻印象,对磁体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所以这方面不作为重点知识复习。但学生对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把握不好,不能整体认知,看现象多但分析本质少,把知识的实际应用与知识原理分不清,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理清脉络,将知识内化。

教学重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

教学难点:

知识点多、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导体的受力、感应电流的产生容易混淆。

学法指导:

从实验中发现并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归纳,搭建知识的框架,使知识系统化、生动化、可利用化。

教学活动设计:

引入:

观看电磁炮的视频,演示电磁炮的小实验,简单解释电磁炮的原理。

环节一:物理观念建构

本章设计到的物理科学家比较多,利用科学家发现的重大规律和实验串起这一章的复习主线,搭建相关知识点的框架,寻找物理观念中相关知识的发展由来,并且渗透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以及勇于专研的精神。

环节二:科学思维挑战

1、 如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具有发散的科学思维

复习相关知识点:地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相关内容,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右手螺旋定则

其中为了加强通电螺线管的复习,增加一个活动:设计一个电路,实现小磁针改变南北极在螺线管周围却不发生偏转

2、 探究磁力小车原理,具有深入学习的思维品质

3、 科学推理“铅笔永动机”真实面貌,具有质疑精神

4、 电磁继电器的相关设计,具有创新的思维品质

环节三:科学探究创新

1、 如何让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

复习相关知识: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影响因素,地磁场的方向,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和使用特征

其中插入两组实验:学生自制扬声器,话筒;拨动灵敏电流计使另一个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

2、 发电机发电的能量角度解释

通过对沈括,奥斯特,安培,法拉第,包括科拉顿的历史人物介绍,阐述本章的另一条历史人物线。最后展望当下的青少年,响应“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号召。

 

教学反思:

1、 作为复习课,可以结合本章的特点,将各个知识点穿插进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来复习而不是科学家独立出来,知识实验规律等另外复习这样安排。

2、 课堂容量和难度还可以做调整,紧扣中考考点,重点,充分考虑学生学情。

3、 在课堂实验的呈现方式上还可以追求更清晰更直观的方式,投屏,直播等。

4、 公开课和常态课学生的反应能力很不一样,笔者思考,是应该改变常态课的方式呢还是公开课的设计应该更常态化呢?还是需要课前对学生的思想做一下引领。在下次课堂的机会要尝试一下改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