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任务观看高质量的赛课视频和实验制作,并记录学习要点。
全国赛一等奖课曹文静老师《汽化和液化》:课堂引入---生活中有哪些汽化现象,并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其中的区别,教师点出两个概念蒸发和沸腾。从学生猜想沸腾特点提起,自然引入到进行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分析沸腾时,通过慢镜头观察沸腾时气泡的特点;对比各个小组数据得到普遍结论;还通过温度传感器演示了酒精沸腾实验,了解不同物质的沸点是不一样的。摆事实讲道理,做实验得真理。这位老师的提问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气泡里面的气体是哪来的呢?”,“水沸腾时哪些部分的水发生汽化?”明确了沸腾时内部进行汽化现象,为蒸发做铺垫。蒸发是在表面进行的任何温度下的汽化实验。对于“表面进行”这一点在教学中我一直没有恰当的说明,这位老师通过和沸腾对比,内部没有产生气泡从而说明了蒸发只在表面进行。整个课堂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和大量的实验探究了沸腾和蒸发的特点。
值得学习点:1. 部分实验可制作演示视频,便于讲解。2. 通过问题链推进课堂,并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层层深入,探究汽化特点。3.曹老师语言过渡恰到好处,点评精练,没有废话。(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强调课堂语言,直到瞿晓峰老师说了要让学生快速准确抓到老师的指令,去掉多余的废话)4. 课堂最后还布置了课后作业,利用家中常见物品获取蒸馏水,并思考如何改进。这是综合运用沸腾知识解决问题,将传统的习题解答变成了任务式的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