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钱晨阳3月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2-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在这个假期阅读了《科学学习》一书,这本书中阐述了26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我觉得这本书给了我两方面得思考,作为自身这个学习者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很直接得对照书中所阐释的26种学习方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则可以把书中提出的学习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下面我就自己感触比较深的两个点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点是书中提到的倾听与共享。我们可以通过倾听与共享来构建彼此间的共同理解,并为潜在的协作学习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相比于个人的独立学习,人们可以在一起协作的过程中学到更多,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自身的体会来说,从事教育工作,一个人埋头干始终比不上一群人一起,从最近的居家学习来说,学生的学习环境、状态、成效、课程的展示、实验的展示等等几乎都发生了变化,很多东西相比于在校学习而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集备就充分体现出了倾听与共享的优点,我们在自我备课的基础上,一周至少三次的线上集备研讨,互相交流发言,从网课软件的使用探索、实验的优化(主要将书本的器材实验如何生活化,用生活中的物体替代,以及演示实验的优化)、课程设计的改良(考虑居家学习效果的变化,改善了教学进度与难度)等等,充分感受到互相倾听分享带来的不错效果。其次从教学层次,我认为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听取和采纳他人的见解,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意的发展。在课堂中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真正懂得倾听的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的合作,学会倾听才能学会表达

第二点是知识与创新。我们不知道怎么能够把学生教成科学家,因为天才是无法可教的,但是我知道怎么能把学生教蠢。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变得越蠢。满堂灌、死背书、出难题、考笔记,是让学生变蠢的四大绝招。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变学习概念,改变当前教学思想,把灌输书本知识变为激发能力。而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发现学生的潜能、寻找适当方法激发这些潜能;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应该把课堂更多的交给学生,通过情境的设计让我们的物理课堂不再是讲授的教室,而是变成科学探究的实验室,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探究实验的意义与价值,当赋予所学知识以意义和价值时,学生就懂得了为什么要学为啥那么要做,也就会进一步积极的思考我该怎么去学怎么去做,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就进一步得到了培养。另外,在利用情境等方式对知识实验赋予价值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室花精力与心思去研究设计,切不可为了情境而特意创造无意义的环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