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开展初中生物深度学习的背景
发布时间:2021-09-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玲


  1. 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求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对将来培养的学生提出了要求,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生物学科的教学需服务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总体目标,在这一要求下,生物学科凝练了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4个方面。这些素养相互联系和交融,相辅相成。如何在教学中能够实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4个方面的融合发展?需要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多个方面都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学生在参与科学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学会解决真实情境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变单纯知识获取的表层学习为指向解决真实问题的深度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2. 中学生物学需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科学实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中学生物学不仅需要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体验生物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生物学发展的历程,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思维习惯,领会科学精神。在我国当前的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由于学校生物学实验室硬件条件设施配备、教师理念和专业素养、考试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实验课的开设率偏低,很多学校的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少,难以真正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习过程更多的是“道听途说”,偏离了生物学学习的路径。

  3. 当前我国中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科学知识是一成不变的,当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都是正确的,可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所有生物学问题。此外,很多学生虽然在纸笔测试中能够解决“科学探究类”的题目,但是在面对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时通常又显得力不从心,这也反映出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理解不到位,难以将理论上的程序性知识转化为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恰恰是中学生物学科深度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