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江苏省示范初中,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成长中的现代化学校。我校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达到最佳目标,成为“诚实负责,好学向善,乐观自信,身心健康”的合格初中生,并为他们今后乃至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以创建诚信校园,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以推进心育工程,来塑造学生健康心理;以创新教学模式,来开启学生的智能潜力;以开发校本课程,来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8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扬。
初中少先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团体,它面临着小学到初中的一个大的转变。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少先队工作,一直把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校少先队连年被评为“四星级单位”,07、08连续两年举办了区主题中队观摩活动,连续两年参加区“五彩杯”评选活动提名奖;有两名辅导员分别获得“常州市十佳辅导员”“武进区十佳魅力辅导员”光荣称号。
作为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又作为一所民办初中,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进入我校后,学生跟父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没有了平时的宠爱与娇惯,需要自己独立生活,同时还要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很多学生会产生心理上的困惑,甚至会形成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特别是对于广大少先队员来说,思想还不够成熟,处于似懂非懂阶段。我校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始终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刚踏入校门的少先队员身心健康问题尤其重视。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少先队员健健康康步入共青团员的行列。
学校少先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聘请了心理教育专业的专职老师任教。我校还专门出资让一部分老师参加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有几位老师获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从而形成了一批热衷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的志愿者队伍。
学校以前也积极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努力探索心理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初中生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被江苏省心理学会确认为江苏省心理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常州市级课题《英语学习中学业不良学生心理障碍矫治对策的研究》,这两项课题都已顺利结题。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但我们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都有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必然会有一定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只要我们始终以人为本,张扬人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人育人,以心育人,师生互动,就必然会培养出健康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为此,我们把以下理论作为研究课题的依据:
⒈现代心理学理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强调了对人的发展的新认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典型代表c.罗杰斯强调了文化和社会条件对个体挫折的产生及其反应的影响,主张通过自我的整合和调节,个体的自尊和对未来社会的乐观态度,发挥人的创造力,完善人际关系等措施来避免,克服挫折。前苏联心理学院士彼得罗夫斯基动机系统理论认为: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这些理论都为我们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⒉激励理论
激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备的情感因素,它能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感染和共鸣,从而激发和催生其内在的情感因素,产生自动的力量。美国的心理学家弗鲁姆就提出了一个期望理论公式: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⒊相互作用理论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主体与宏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立心理结构的机制。
⒋分层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兴趣、性格等都存在差异,因而人的需求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即根据这种差异,承认并帮助建立不同的目标,经过自身的努力,各自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由此树立起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心理,鼓起追求更高目标的风帆。
⒌主体性教育理论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能从外部形成,而只能由机体自身的发展来决定。自主性在整个认识和智力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认为,教学中应由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学习,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根据以上心理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理论,可以说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是抓住了人的发展中最根本的源泉───人本,确立了人的发展中最本质的发展───人性的完善。这样就重新认识了人,摒弃了过去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重被动的接受学习,轻学生的自我开发、自我发展,重智力因素的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变过去枯燥乏味的学习为生机盎然的趣味学习,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技能,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的概念界定
1、“寄宿制”是指学校采用了封闭管理模式,学生减少了很多与家长及时沟通的机会。所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比较多。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让学生早日学会自立、自信、自强,做到封闭的围墙,开放的内容。
2、“中学少先队”是指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我校广大少先队员。因为少先队员从小学到初中是一大转变、一个跳跃。能否适应初中生活,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共青团员,对他们来说是一大考验。
3、所谓发展性心理辅导是指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充分开发少先队队员自身的创造性和心理潜能。
四、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校少先队员能够尽快适应寄宿生活,接受全封闭式管理。早日摆脱对父母亲的依赖,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让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溶入其中 ,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可以感受各种心理体验,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品牌教育。让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在心理上更是一个健全的人。从而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
五、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研究内容:
1、 寄宿制中学少先队发展性心理辅导研究的概念与价值
2、 寄宿制中学少先队员心理现状分析及特点
3、 寄宿制中学少先队发展性心理辅导目标、内容的研究
4、 寄宿制中学少先队发展性心理辅导途径、方法的研究
5、 寄宿制中学辅导员素质提高研究
重点:寄宿制中学少先队发展性心理辅导途径、方法的研究
难点:寄宿制中学辅导员素质提高研究
六、研究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心理教育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科学性的综合考虑。同时教师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在了解、认识自我的同时,不断地分析对照健康发展的标准,找出自己在心理发展方面的差距,同时制订发展自我的目标。
2、理解性原则。心理教育离不开师生双方的真诚的合作,而尊重理解是合作的基础,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真诚并竭尽全力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理解老师、理解心理教育的目的,从而自觉地配合,接受帮助和指导。
3、自主性原则。 心理教育的过程需要双方的合作,但更需要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学生是心理教育的客体,更是心理发展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是个性心理品质内化和行为外化的原动力。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达到自我完善。
4、针对性原则。 心理教育不仅仅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差异,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现实表现和成长的背景,从而达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材施教。
5、保密性原则。 心理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的矫正时,常需涉及学生的心理隐私,触及心灵深处的东西,学生对此十分敏感、多虑,因此,必须具有很强的保密性。
七、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研究拟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抽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实验方法,运用教育调查、系统分析、活动实践、总结研究等形式进行实验。
1、文献法:组织学习有关少先队工作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提高辅导员的理论素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课题实验。组织学习有关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课题研究的内涵,了解研究对象、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促进课题实验的正常开展。
2、行动研究法:通过培训测试等手段,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通过研究教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实践过程,以验证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3、抽样调查法:以试卷问答等形式,从被调查对象的总体范围中抽取部分对象作调查,取得实验的原始材料。
4、个案研究法:针对心理健康研究的科学特点,重视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队员的个案研究,重视结合班队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教育研究。
5、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等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论文,调查报告等。
八、“研究课题计划”实施的步骤设计(含年度完成工作任务的指标)
第一阶段(2009.2----2009.4)
1、成立课题组,确定主研人员,建立相关制度,完成相关问卷及分析报告,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初步拟定研究方案。
2、申请立项
第二阶段(2009.5----2011.5)
1、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2、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请专家指导
2、按照研究计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的途径和对策
3、召开专题研讨会
4、收集整理资料,进行阶段总结
5,阶段成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阶段性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第三阶段(2011.5---2011.12)
1、完成课题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2、撰写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3、申请结题
4、最终成果形式:
(1)调查报告、
(2)研究方案
(3)工作报告
(4)研究报告
(5)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
(6)音像材料和课件
(7)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九、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专家顾问:卢刚 徐国英 柴前胜 蔡华 龚丽娜 储宁玲 杨文荣
组长:卞英才
副组长:李春林 杨洋 王晓亮
成员:吴茵 卢凌艳 陈义明 朱文进 张莉 汤旭婷 李月菊
周玉芬 张宇文 周星 张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