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物理.生命(心理渗透物理学科)
发布时间:2011-06-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湖塘实验中学   初二物理组    胡向华

师:我们说物理源于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又总结这些自然现象所特有的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例如:我们可以知道火灾中最好的逃生的方式和道理,我们还可以预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可以知道被压在废墟中我们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逃生等等。

一、       钟罩蜡烛实验的启示:

师:钟罩里放着一长一短的两只点燃的蜡烛,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经过一段时间,是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并给出你猜想的理由?

生:短的先灭。因为两支蜡烛燃烧都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较大所以沉在下层,使短的缺少氧气死亡。

生:长的先灭。因为长的靠钟罩很近……(说不清楚为什么,只是生活中的一种体验?)

师:那么我们说这种生活中的体验用途是很大的。到底那一种猜想是合理的,我们通过实验亲自做一下就知道了。

*演示实验*…………

现象:长蜡烛先熄灭。

理由:长蜡烛燃烧虽然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二氧化碳气体并没有因为它的密度大而下沉,这是由于火焰的温度较高,所以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浮在上边,使长蜡烛先窒息熄灭。

师:那么大家听了这样的理由,你能联想到什么呢?

生:我想到如果我们被困在火灾中,我们应该用湿的毛巾捂住鼻孔和嘴,然后像短蜡烛一样猫着腰向外逃跑,不应该象长蜡烛那样,因为大火燃烧时,下面还有氧气。

师:所以我们学习物理要注重应用于生活,更有意义的是:应用于生存。

二、       次声波应用的实例:

1、次声波:我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而人耳可听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Hz,所以次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师:人耳虽然听不见次声波,但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例如:火箭的发射、飞机的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以及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

师:那次声波有什么特点呢?

2、次声波的特点: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师:那么,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却能被某些动物听见,那么人类可以根据观察某些动物听到次声波后的一些反应来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可以预知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达到人为预防自然灾害的目的。

这就是我们研究次声波的应用。

3、次声波应用的实例:

*请同学来列举*……

生:我们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在5.12汶川大地震前出现了很多癞蛤蟆过街的现象、鱼缸里养的小乌龟拼命的往外爬,还有当地老百姓家养的狗也有不吃食物、旺旺乱叫的反常现象,我想是不是癞蛤蟆小乌龟或狗这些动物预先感受到了地震前夕发出的次声波。

生:20041226,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清理现场时发现很少有猫、狗、老鼠的尸体,人们就猜测地震时产生横的次声波被这些动物听到而人耳却听不到。

三、       声现象的逃生应用:

师:学习了声现象我们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而且在这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师:那么学习了一个这么简单的知识,我们有那些逃生的应用那?

例如:在地震中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中,你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求救信号,使得自己能及时获救?大声呼喊吗?

生:不是,要用木棒或砖头敲击地面或墙壁。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学习物理不到很有趣,还有很强的应用,更主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的物理知识来保护自己的生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