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妈妈,我不让你死(心理渗透语文学科)
发布时间:2011-06-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

1. 能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 通过对重要情节的分析,理解洛迪爸爸、洛迪对“男子汉”观念的理解。

3. 创设情境,沟通文本与生活,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责任心、爱心,对生命的珍视。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创设情境,沟通文本与生活,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责任心、爱心。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谈话、引导质疑、自主探究、朗读品味、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画面)汶川地震,一个母亲因困在废墟中几天没有进食而断了乳,她就咬破手指,用自己的鲜血延续孩子的生命。生命如此脆弱,却又如此伟大!

在生活中,病、祸、困难经常会不期而至,当需要我们独立面对时,怎么办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作家艾伦 兰金的作品《妈妈,我不让你死》,看看作品中的“我”是如何用行动诠释对母亲的爱,成为少年英雄的。

二、整体阅读  感受生活

1.谈话导学:同学们,还记得标题阅读法吗?那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时,你头脑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小组交流)我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妈妈是谁?妈妈为什么会面临死?我凭着什么能让妈妈不死?我是怎样不让妈妈死的?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快速阅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做好圈、点、勾、画。

3.小组交流:我第一遍读课文的收获。

4.补充提问: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板书:十岁少年洪水中救母)

2)突遇洪水,洛迪表现如何?妈妈怎么做的?(妈妈坚强地承担起了保护孩子的责任。)(齐读课文第5节)

3)妈妈不放弃儿子,儿子也不放弃妈妈。被洪水吓坏的洛迪是在什么情况下下决心救妈妈的?

爸爸说了什么?(指名读)爸爸认为怎样做就是男子汉了?(妈妈为什么要照顾?怎样照顾?)

4)你心目中的男子汉是怎样的形象?请所有的同学都拿起笔,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

第一句话应该写“我心目中的理想的男子汉形象是——

例:①我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是集爱心、责任感于一体的人。他会给无助的朋友带来希望;会在他人落入困难时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会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会笑对人生中的苦难……

我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是应该有烈火般的激情和昂扬的气概,遇事有责任心,冷静沉着,永不放弃。抱有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

我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是一个顶天立地,勇敢、冷静、沉着的人,对人人都充满爱与关怀。在困难来临时,他会第一个去承担,甚至可以牺牲生命。

我心目中男子汉的形象是有正义感,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独当一面,面对人生挫折,能用笑脸相迎,当然必须要有爱心和爱国精神。

5)在家里,在学校里,你是怎样担当男子汉的角色的?

6)小洛迪够得上“男子汉”的称号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并在交流中理出情节。:决心救母—勇敢救母—坚持守母—细心护母—理智送母

[归纳] 写作特点之一: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为序安排情节

三、揣摩辞章  再现生活

过渡:小洛迪真了不起!小小年纪,硬是在与湍急的洪水搏斗中,与无情的死神较量中,保住了妈妈的生命。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你最欣赏小洛迪什么?请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并有感情地朗读

先请大家自己认真思考,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朗读,后班级交流

 洛迪的责任感是我最欣赏的如课文第六小节,洛迪想起爸爸的话想到自

己身上的男子汉责任,就毅然松开手去救妈妈。“洛迪惊恐地看着妈妈消失

在黑暗中。这时他想起了爸爸的话,放开电线杆去追妈妈。洛迪还不太会游泳,

只会“狗爬式”,但他要救妈妈,不能让妈妈死”

板书“责任心”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

我最欣赏洛迪的 毅力。在洪水中他保护妈妈,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放弃。如第七节。“就在这一刹那。海轮和洛迪又被卷进激流,洛迪的一只手拉着挂在妈妈脖子上的提包带子,双腿不停地蹬水,空着的一只手不顾一切地划水。几分钟后,他手脚发软了,游不动了,可他想起爸爸的话,便一次次鼓起劲头,坚持游下去。有好几次,他都哭着想:“游不动了,再也游不动了……”可小洛迪并没有沉下去,他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三个钟头。”

小结:假如没有这一段,假如就用一句话表述:洛迪不顾一切救妈妈,还会如此感动你吗?为什么?

艺术特点之二:场面描写细腻、生动、形象。

穿插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洛迪奋勇救母的场面,如果你就是洛迪,看着妈妈在汹涌湍急的洪水中挣扎,你会怎么做?用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做法虽然不同,但爱母亲,承担救母的责任心是一样的。请同学们酿酝一下感情,齐读课文第七小节。

我欣赏洛迪所表现出的对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如课文第九小节“天快亮时,

洛迪发现了一间无人的空房子,他帮着妈妈爬过去,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差不多不省人事的妈妈拖进屋里,再把地上的一堆草分出一半作‘床’,让妈妈躺上去,将另一半盖在妈妈身上然后,坐在一旁守护着。”

……

艺术特点之三(板书前有(铺垫)伏笔,后有照应,前呼后应

 教师小结:说到底,同学们欣赏的是小洛迪表现出来的男子汉精神,它是小洛迪战胜洪水,成功救母的的精神支柱。

四、质疑问难  链接生活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有人说,作家是摆渡者,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家园。今天艾伦 兰金将我们摆渡到了爱心和责任心精神家园,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热爱生命,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家园主人?

3.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实践感悟  走进生活  

过渡:爱父母缘于对父母爱的理解,对父母辛苦的体会。这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一项作业:在实践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劳累,理解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将爱父母的豪言化为爱父母的行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